|||
Quote
劲松位于朝阳区西南部,《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称:此地原叫“架松村”,因村内有清代肃亲王墓,墓旁有一巨松,枝杈横偃,满目苍翠,并用木架支撑,故称“架松”,村名也由此而得。1981年此地成立街道办事处,因有架松村,由此派生出“劲松”,取“古松遒劲”之意。
由此看来,1980年谈劲松小区的话题还嫌时间尚早。大约也不会有公交车通往王府井。那个时代里,连海淀区都是所谓的郊区,朝阳就更是乡下了。不过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过一集劲松高层住宅的场面。那里出现的自行车棚、理发店等,都有些记忆。不过那都是八十年代的后期了。最初的集子里出现的是百万庄、三里河一代的红楼、灰楼区。镜某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还是在这些红楼区里面。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Quote
《都门纪略》有诗一首:“松枝托地古根留,架木 擎来一老虬。周匝绿荫圆似盖,佳城郁郁兆王侯。”它记述的是北京广渠门外的名胜架松坟。这一名胜在《天咫偶闻》和《北平旅行指南》也有记述,最初得名于清初肃武亲王的王爷坟。
由于肃王府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每代人至少有一位亲王,以至有清二百余年,共有十几位肃亲王。而广渠门外架松村先后葬有四代五王,即肃武亲王豪格、显懿亲王富寿、温良郡王猛峨、显谨亲王衍璜、肃忠亲王善耆。他们的葬地分别被称为老坟、大王坟、二王坟、新坟和花园。在今朝阳区架松村小学校的位置上,是肃武亲王豪格的墓地,俗称老坟,亦称架松坟。
豪格作为第一代肃亲王,是清太宗长子,清世祖福临的长兄,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三月十三日子时,母继妃乌拉纳喇氏博克铎贝勒之女。后金天聪六年(1632)六月初封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四月以军功晋封肃亲王。顺治三年(1646)授靖远大将军,平定陕西、四川的农民起义。在进入四川之后,“攻克内江县,破八大王张献忠一百三十六营,遂斩张献忠及其伪王巡抚总兵官等二干二百有奇,俘获马骡无算,广宣德意,招来文武官三百三十五员,马步兵六千九百九十有余,四川大定。”顺治五年(1648)四月,他返京不久,摄政王多尔衮将他革爵囚禁,他在狱中自尽,享年40岁。《清史稿》记述了另一种说法,说他“还至郊外遇伏死,死处即今葬地”。老人关宗典(1915年生人)说,老坟东边埋有马夫,西边埋有战马。这倒是其它王爷坟所没有的。
顺治八年(1651)八月,顺治帝福临为其长兄豪格平反昭雪,提到“值墨尔根(按即指多尔衮)王专政,诬捏事端而拘禁之,遂尔自终。朕念尔无辜,不胜痛悼”,敕谕中主要记述了豪格的军功。到了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顺治帝福临再为其长兄立碑,碑文富有人情味,如“和硕肃亲王合格系太宗文皇帝长子,朕亲兄也。智略超群,英雄盖世”,说到“四川大定,建此奇功,宜膺上赏。墨尔根王摄政,掩其拓疆展土之勋,横加幽囚,迫协之惨,忠愤激烈,竟尔沦亡。朕念手足之渲,不胜凄怆”。追谥曰武,这是清代亲王子谥之始,不过当时称为武肃亲王。
豪格墓地的建设在顺治八年。最外边是蓝色围墙,东西有门各一。南侧有大门,大门旁有小门各一。进大门为碑楼,内立驮龙碑两通,一为“顺治八年岁次辛卯八月仲秋吉旦立”,一为“顺治十五年九月十六日立”。碑楼与东西朝房之间是六棵古松,“松本粗皆数围,苍劲古老,其树身曲折,枝干纵横,穿插下垂,多作龙蛇翻舞之状,因其上既蔽日横云,下使游人俯首,故以朱柱支之,故得是名。”老人讲,当年的架木均为碗口粗细,有一百余根。这架松“横荫十亩”,在院内见不到阳光。顺朝房东西往北有墙,还有门各一。里边又是一道蓝墙,墙的四角还有类似“官帽子”的饰物。墙的南侧开有二道门,进门有班房东西各三间,再往里走是不高的月台,建有享殿五间.后边还有月台,豪格的骨殖是火化的,没建宝顶,他的嫡福晋是墓葬的。坟地周围的树木开始很多,大都毁于1948年,被国民党军砍伐。六棵架松陆续死了五棵,东北角的一棵死在1922年。
1958年,有关方面在老坟挖炉灶,挖出有金烟袋锅等物,还找来肃王后人,他表示愿意奉献国家,由文物局收存。对于残存古树,园林局编了号码,钉了标牌。1966年,朝阳区架松村小学从新坟搬到这里,空军某部派人将碑楼等建筑物拆除,部分石料被运走,数段巅员扔在学校东南,一块断碑停在学校操场上,1982年还能看到顺治八年”字样,1983年已经看不出来了。如今,小学校里还有西朝房三间,古松仅存一棵,已经干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