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说事儿不能“引用”国产字典,比如《新华字典》

已有 4552 次阅读 2011-7-29 14:14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华字典

为什么说事儿不能“引用”国产字典,比如说《新华字典》?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7:36:25

因为质量比较差,很多地方有错误。最明显的,是涉及到法律等事情的解说。不敢说全错,也可以说是 错很多。因为那一代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法律的素养。比如在解释权利的时候说=权势+利益。今天的版本中的写法不知如何,但是有过这样的版本就是“耻辱”的记录了。

另外的词条,比如说哲学的解释,就更是不着四六了。比如说哲学的条目: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这是引自《新华词典》2001年1月修订第三版的解释。第一版是1980年8月,1989年9月第二版。二十年中只改过三版,而印刷了42次,其敬业态度也很成问题。

镜某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如何用字(词)典,为什么会有、要有多种字(词)典,好字典的判定标准等等的事项。用例讲究,也是个判断质量的标准。所谓“用例”,不是说自己造个句子充数,而是说引用经典作品中的用法。对古文是这样,对现代文也是如此。

就“引进技术”还是“引进设备”问题, 有个讨论。
核心技术是什么?谁见过? (2301 字) - mirror 07/28 10:01 (198181)
◊ 应该先讨论技术是什么,谁见过? (350 字) - 2Cul4U4 07/28 10:03 (198184)
♦ 举例:选什么作电灯丝并不是技术。而把金属钨提纯,拉成丝, (76 字) - mirror 07/28 10:14 (198198)
◊ P,老鹿切土豆丝就是很好的技术。 (空) - bubble 07/28 11:00 (198237)
♦ 那是技能,不是技术。 (空) - mirror 07/28 11:04 (198239)
◊ 需要补小学语文?帮你个忙 (224 字) - bubble 07/28 11:22 (198245)
♦ 给镜子的限制条件:不能攻击新华字典 (空) - 聊斋2 07/28 11:24 (198249)

所谓技术,是按工具、道具区分的,而技能的区分在于人的因素。因此,使用不同的道具、工艺时,可以说是“技术”不同;而使用同样的道具得到了不同结果,那就是人的技能之差了。

所谓差距,细分起来有两类:技术的和技能的。过去没有洋设备,那时是技术/设备不如人家。如今有了同样的技术/设备,结果出来的产品依然是不如人家。这就是技能之差了。能认识这一点、理解这一点,还需要一段时间国民的素养教育。那时字典中哲学啦、权利的解释就会是另外的样子了。同样是“愤青”,也是比较高档的“愤青”了。

为什么说事儿不能“引用”国产字典,比如说《新华字典》?用句范伟式的东北话说就是:因为它~、它~太不讲究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一派胡言,名副其实的“不着四六“。 (459 字)     - shijie     
 如果那些字典中没有那些解释,师姐的说法合理。 (74 字)     - mirror     07/28 19:46     (198432)
 横扫 。。。 不是找死嘛 (63 字)     - 立委     07/28 19:40     (198429)
 师姐的同志们应该反思一下了。如果一部字(词)典就给出发音,也是个特色。 (745 字)     - mirror     07/28 20:50     (198448)
 你偷换概念。这会儿又把《新华字典》换成《新华词典》了。 (426 字)     - shijie     07/28 21:32     (198471)
 说“偷换”就有些欠公允了。不否认“上述两本工具书的经典地位”, (54 字)     - mirror     07/28 22:01     (198477)
 你认为哪本字典好?你的哲学定义是什么? (空)     - 聊斋2     07/28 18:09     (198415)
 多预备几种,尤其是洋文的大型的。比如RandomHouse之类的。 (40 字)     - mirror     07/28 18:27     (198423)
 坦白地说,镜某对“哲学”还真有些发怵呢。 (335 字)     - mirror     07/28 18:22     (198421)


坦白地说,镜某对“哲学”还真有些发怵呢。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8:22:56

当初,国人的“西学”模仿周敦颐“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中士希 贤的说法,把philosophy译为“希哲学”。哲在汉语里是有智慧、聪明智慧的人的意思。希哲学的意思与philosophy=“热爱智慧”的本意相差不远。西周参考了希哲学的译法,把个“希”给省略了。希哲学就变成了“哲学”,把个“求聪明-学”改成“聪明学”了。也难怪有人说“做学问就是把事儿往难里说”。把“求聪明-学”说成“聪明学”=哲学,在表达形式上是美了,但却令人有些不知所云了。而这些正是国人“缺课”的地方。镜某看“哲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多预备几种,尤其是洋文的大型的。比如RandomHouse之类的。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8:27:16

所谓有比较就有鑑别。中文的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字典。因为编撰的人员学问的档次 就不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横扫 。。。 不是找死嘛
作者: 立委 (*)
日期: 07/28/2011 19:40:03

现在要看镜子怎么回应了。横扫到师姐这里,不是找死嘛。

乍一看,镜子的话与鲁迅的话可以一比:鲁 迅说中国的书都不要看(大意)

师姐的同志们应该反思一下了。如果一部字(词)典就给出发音,也是个特色。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20:50:58

师姐认为不能“苛求”字典的解释,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苛求,而是常识、常规性的一般准则。

比如说食用的稻米,有两种糯米 (稻)和粳米(稻)。看看字典里是如何解释的吧,《新华词典》依然是原来的版本。:粳稻,稻的一种。也较窄,色浓绿,耐肥、耐寒、不易倒伏。米近圆形,黏性强,胀性小。:糯稻,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的一种。米称糯米,也叫江米,有黏性,可以酿酒货做糕点等食品。

且不说“胀性”的用字是否要用“涨”合适,也不追究这两个相关密切的名词的解说如此没有“瓜葛”,如此“不对称”的作法。就一般常识而言,是米的黏性强呢?还是糯米有黏性的黏性更大些呢?这是个可以有科学结论的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说稍有些进步,至少哪个更黏的问题没有搞错。粳稻:稻的一种,茎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糯:黏性的(米谷):糯米/糯高粱。糯稻,米粒富于黏性的稻子。糯米,糯稻碾出的米,富于黏性,可以作糕点,也可以酿酒。也叫江米。

合理的解说应该把粳(稻)和糯(稻)作为一对,有机地结合起来解说。要把握好平衡,不能对粳稻说了“茎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对糯稻就言语不详。

如果让镜某作这个词条,:糯稻,一年生草本农作物。米称糯米,也叫江米,比粳米有黏性,可以酿酒货做糕点等食品。粳稻:一年生草本农作物。米为一般用主食大米,比k糯米黏性小

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国人字(词)典而言,如同一般工业产品质量一样,国货也比洋货差些。知道这个差距、缩小这个差距,乃是下一代人应该努力的地方。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不否认“上述两本工具书的经典地位”,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22:01:34

但是,从“绝对标准” =各国同类的字典的完成高度的角度看,《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完成度都是比较低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如果那些字典中没有那些解释,师姐的说法合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9:46:21

问题是那些字典里已经把那些不着四六的说法“装”了进去,那就不能堵住批评人的嘴了。

这类字典里具体名词的解 释一般不会有大误,到了抽象名词就难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据说,千锤百炼,除了样板戏外,就是语言所的两本词典了。
作者: 立委 (*)
日期: 07/28/2011 23:36:04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这两本书给商务,给语言所带来滚滚财源。发行量大概仅仅次于《毛主 席语录》了。

镜先生知道么?:=)

 所以说他们“缺德”。应该及时修订、改版才是。 (空)     - mirror     07/28 23:41     (1985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69723.html

上一篇:核心技术是什么?
下一篇:回应陈老师“软件里无核心技术?”的质疑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2 朱志敏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