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说说王老师的博文《生物学科学难题》

已有 2509 次阅读 2011-1-26 19:23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物学, DNA, size, body, 代谢速率

图好但文不好。说说王老师的博文《生物学科学难题》。 (2873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6, 2011 12:24AM

王老师的《生物学科学难题:生物的体型为什么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blog.sciencenet.cn]里有个很漂亮的图,横轴是体重,纵轴是生物的代谢速率。横轴、纵轴都是跨越十几个量级的尺度,很是“大气”。“大气”了就能显出美来了,就如同写大字、模特儿选大个。 

如果从这个图开始,依王老师的本意反推文章的题目,应该叫什么好呢?从洋文上看,“Why body size is so important?”好象是要强调“尺寸”重要,可是从图上的数据看,恰恰却是“Why the size does not matter?”若用国语,《生物的体型为什么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做题目也不是很好。因为这个“问题”是只有意义,而无影响。直观地说,镜某以为这个题目可以是“生物体重量尺度法则意味着什么?”这样的说法。 

这个图还可以是有个重量归一的描绘方式。那样“法则性”可以更显著一些。如果读解这个图,王老师在文中给出了一个说法。
引用:
异速增长(allometry)定律有哪些重要意义呢?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我们解释在一个很大的体重变化范围内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同时这个尺度定律也表明,很可能有机体具有一个相似的、甚至是普遍的身体设计原理,而在这些现象背后的这个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生命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异速增长定律的数理模式是个幂函数。抽象到这个层次,问题就不再是生命的结构是如何,而是就可以有物力学者等非生物学界的人来参与思考了。李老师在《物理学家的数学》一文中说过一个漂亮的话[bbs.sciencenet.cn]:物理学前辈是装着物理找数学,今天的物理学家是拿着数学找物理。 

拿着数学找物理。因此在考虑生物之前,不妨先看看幂函数的特点。幂函数的特点是自变量x尺度变化后,函数f(cx)与f(x)成比例。这个特性在双对数图上表现为尺度变化后“直线”的平移。 

类似的事件在物理中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所谓物理法则对“规范场”变化的不变性,也有各类相变点附近的临界现象。“规范场”不是一个好的翻译。国人读书人总是喜欢把事情往难了说。分明“Gauge Theory”就是个“规块”、“规尺”的理论,非要翻译成个“规范场论”,让很多人找不到北了。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物理法则(方程)在座标变换(量规改变)时应该时不变的准则。 

闲话休提,还是回到生物代谢率的幂函数分布上来看生命体系的结构。幂函数分布显然给人们提示了一个“统计学”上的法则,如果说薛定锷的《生命是什么?》是回答了生命现象物质性的话,无疑,这个生物代谢率的幂函数分布规律是回答了贯穿生物体各不同阶层代谢量的一贯性。显然,在此问题就不再是王老师所说的“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和机理是什么?”了。这里强调生物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一点对比人们对DNA的理解就可以很明确了。“DNA背后”显然并没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和机理可言。 

3/4定律作为一个说法可以成立,也可以被广泛接受。但是这个精度问题不必太当真。能给出个漂亮的解释更好,没有这样的解释也不妨碍任何学科的学术发展。比起斜率是否是0.75的问题来,红线(哺乳类)与绿线(两栖类爬虫类)的不连续则是个更有趣的问题。如果这个图的垂直方向是时间轴的话,必然要有个“第一次”生命体从绿线跃迁到红线上的问题。这个发生(创生)的机制,今后很可能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得以实现。当然,这也不是搞生物的人力所能及的问题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08118.html

上一篇:西方金曲MTV: Gloomy Sunday
下一篇:壁虎爬墙 de 问题, 撒盐冒泡 de 问题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3 武夷山 王德华 hangzho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