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江大桥游记
20240323杭州
钱塘江大桥在杭州似乎应该称为钱塘江一桥,是否这样称我不确定,因为从上游往下游数它肯定不是第一座,我之所以认为它应该称为一桥,是因为它的建成年代最早。
该桥始建于1935年4月,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之公铁两用桥,由我国桥梁界泰斗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1937年9月26日正式通车。正桥加引桥总长1453米,正桥16孔,每孔67米。上层为公路,双向单车道,两边各一米左右宽的人行道。下层为单向铁路桥,该桥历经劫难,曾四次被炸,七次翻修。1937年12月,为阻日军南进,茅以升主持将通车方三月(公路桥通车方一月有余)的大桥炸毁。炸毁后茅先生立誓:不复原桥不丈夫。日军为侵华之需至1944年10月将桥修复。1945年2月,抗日游击队又将桥五号、六号墩炸毁,日军又进行了临时修复。杭州解放前夕,南逃的国民党军又将五号、十二号桥孔炸毁。在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于1945年5月5日又修复通车。解放后对大桥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整修。
以上内容见于“钱塘江大桥维修工程碑记”。总起来说:国民党、共产党都炸过,为了战争之需,事出无奈。而茅先生之誓言终得实现,于今历87年,大桥巍然立于钱江之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昔闻此桥,知茅先生建桥、炸桥、复建之传奇,又以其为中国人自行设计与主持施工之首座公铁两用桥而思慕之,更以一材料工作者关心其所代表的钢结构施工水平及所用钢铁之来源。今得一观,得了心中一愿。不说桥之宏伟壮观,亦不说桥临六和塔、跨水依山。只说桥上践行一次,走去走回之观感。
因是照顾桥下航运,桥底(铁路桥)已较高。而公路桥又加高6.7米。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两端引桥均很短且盘旋向上,逼仄且坡陡。
由南端上桥,走到桥上,才发现桥下有一墙、一牌、一塑像,掩映在树木之中。墙上写“为有牺牲多壮志”。牌上题“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并有事迹介绍,才知塑像为蔡永祥。蔡永祥是我们小时学习过的英雄人物,不知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他是守钱塘江大桥的兵,1966年10月10日发现桥上横着一大圆木,而列车正上桥。他自己搬走圆木救了一车人,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事迹感人至深。到了桥北,下桥后不远即可见有蔡永样烈士事迹陈列馆,心中为烈士不平之气才得疏解。然当年并未学过桥头有哨兵把守,如何有人能把大木头搬到桥上并横于钢轨之上,亦未听说破案抓住了搞破坏的阶级敌人。这疑问至今未解。
上了正桥,东西各有碑一块,分别是前面提到的“钱塘江大桥维修工程碑记” (记于2001年)和“钱塘江桥说略”(说于民国35年,即1946年)。走到桥北,发现正桥桥头有同样两碑。细读碑文,大桥之传奇历史跃然碑上。桥南头还有水泥碉堡,虽陈旧残破,却为大桥的传奇默默地作着脚注。当年用哨兵守、用碉堡护的大桥,如今行人和车辆可自由穿梭,不必担心今天这党,明天那派又要炸桥,因为它服务于中国人民,没人要炸了。也不用担心阶级敌人破坏了,因为已经有了二桥、三桥、四桥……,只破坏个一桥,已卡不住谁了。换句话说,大桥已不是交通咽喉,不复原来之重要了。
以现在的观点,大桥实在太窄了。有了双向车道,人行道似乎只有一米宽。尽管碑文上说桥是拓宽过的,人行道有1.72米宽,但实际上极逼仄,以至于我向一小伙打听上桥的路时,小伙嘱咐我要注意后方骑车的。上桥体验一下确实不假。桥上步行的人极少,人行道上多为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追上行人,得减速两脚触地方能刮刮擦擦地超过。以至于我在桥上拍照也要提心掉胆。桥修得这么窄,说到底还不是钱的事儿?当年建桥投资510万大洋,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省200万大洋,财政才足以支持到通车。而今中国已成基建狂魔,资金、技术都已不成问题,缘何还不拓宽?因为今非夕比,钱塘江上已多桥,不再倚重此桥,是否拓宽当然杭州人民要权衡一下了。
说到钱的事儿,又回到前面我心心念念想不明白的问题:以旧中国那么落后的钢铁冶金能力和水平,何以能够支撑如此宏伟的钢结构桥?又想到那时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公里的铁路,其钢的来源支撑一桥还是可以实现的。再思那时的铁路亦以洋人修建的为多,则对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否支撑该桥之修建又产生了疑问。幸好由“钱塘江桥说略”碑可见端倪:北岸引桥及公路路西由东亚工程公司承办,南岸引桥由新亨营造厂承办,引桥钢梁由西门子公司承办,正桥桥铁由康盖洋行承办,正桥桥梁由道门朗公司承办。原来虽然施工由中国人主持,但还是分包给了洋人。钢材有洋人提供,是不是也有中国人自产尚不清楚。桥北有一大桥遗物陈列馆或可破此迷,然行色匆匆,未及一观,终有遗憾。
南桥头,蔡永祥纪念牌和像
逼仄的人行道
南桥头,炮楼
大桥维修工程碑记
钱塘江桥说略
双向单车道
桥上骑行,远处是六和塔
桥头小亭,南北各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北引桥
桥北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