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电商界的一件大事就是马云先生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些人感觉不好理解,为何马云先生才五十多岁,事业正如日中天之际却要选择“退休”?当然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无根据的猜测。
据马云先生自己说:“不当阿里巴巴董事长了,但绝不等于我不创业了,绝不等于我退休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云并非退休,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首先他不当董事长了,说明他觉得即便是离开了他,整个阿里巴巴的工作也照样可以很有顺利地开展下去。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再留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只不过是享清福,颐养天年而已。这对于创新能力很强的马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其次,马云卸任董事局主席,并不是退休,而是寻找另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果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这也意味着马云先生觉得还有比做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甚至我们还可以认为,马云一定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新的环境的挑战。后面一点也很重要。通常一些中老年人明显感觉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对新事物产生排斥拒绝的心理,最终安于现状,完全丧失进取能力。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感觉通常是跟自身的生理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很多时候人的自我感觉又是错误地,不顾自己的生理条件,强行完成极其复杂的任务,这是导致中风、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那么马云先生今后会不会高估了自己的生理条件,去做一些可能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呢?这里我尝试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性特征来进行分析。
人们几千年之前就已经知道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具备阶段性的特征。这可以追述到孔子的思想。孔子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说的就是一个人过了三十岁之后,每过十年,他的各种想法(也就是认知)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当然历史上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阶段性划分工作做得最好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只是他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仅限于十几岁以下的儿童。不过随着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物理学理论等技术与理论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个人成年之后的认知成长过程了。
从一个人的生理成长过程来看,一般来说到了25岁左右的时候,生理成长达到了巅峰。这可以从一些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来获得证实。比如对于人体各方面生理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体操运动,运动员25岁一般就要退役了。比如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就是在这个年龄阶段退役的。不过不同的运动涉及到的生理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运动的运动员甚至可以到五六十岁才退役。
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也基本上与其他生理器官的发育是一致的。只是神经网络结构更加复杂,涉及到的因素自然更多。而上升到了认知过程这一层次,则除了与一个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之外,还跟这个人一生中的知识积累过程有密切联系。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不断学习和探索的人,跟一个生活在封闭地区,没有接受过任何基础教育的人士相比,自然他的认知能力会明显强很多。认知能力的强弱当然又直接跟工作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虽然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生理因素达到了顶峰,但是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导致他的认知能力相比成年人来说,存在明显的不足。这说明在年轻的时候,一个人的生理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只有从事一些不需要太多知识积累的项目才能够远远超过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比如体操运动、围棋等项目。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当他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的认知能力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然而由于生理因素的原因,又会导致成年人大脑神经网络的生理机制出现衰退现象。一个升高,一个衰退,最终,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就会触及到生理极限。这种情况下,生理极限会强行限制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发展。这也就是很多老年人在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总是感觉力不从心的缘故。
不过,认知能力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而开始下降,这一过程是连续的,不可能出现突变。因此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的时候并不可怕,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人生顶峰的阶段,他对任何事情,任何问题的看法都是一生之中最为深刻的。简单比喻一下,如果一个人从青年时期脑子让人感觉最灵活的时候,上升到认知能力的顶峰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那么他的认知能力从人生的顶峰下降到跟三十岁的时候同等认知能力也同样会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二十多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足够完成很多非常有意义的人生任务。非常值得珍惜。
综合各方面的事实来进行分析,三十岁到五十多岁可以看做是人生认知能力快速上升并达到顶峰的前二十多年,这是人生奋斗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而从五十多岁到七十五岁则可以看作是人生从顶峰回到三十岁认知能力的后二十多年。这是人生奋斗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人的认知能力目前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发出来。不过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尝试将退休年龄推迟到七十五岁,这一方面缓解了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一个人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这里也要略微提一下我们现在的退休制度。我们现在的60岁退休年限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不过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显著延长,且人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规矩是时候做适当的改变了。实际上很多人六十岁退休之后还可以完成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比如梁灿彬老师在退休之后专心著述,出版了《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等多部著作。我去年见到梁老师的时候,八十岁的年纪身体硬朗、思路清晰,甚至对我还有印象。可以看出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即便到了高龄老年的阶段,还是具备非常强大的认知能力的。
既然六七十岁,人的认知能力还这么强大,那么我们是否还可以像三十多岁的时候那样拼命工作呢?从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六七十岁,一个人确实有可能解决一些非常困难的问题。然而由于生理因素的限制,他不可能像三十多岁的人那样有很大的生理弹性空间,即即便是一个人偶尔透支一下身体,熬一熬夜,也不会对整个生理系统造成严重伤害。而对于六七十岁的中老年人来说则这种透支的工作方式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因此在我们为自己能够有第二次奋斗机会而高兴的时候,这时候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这一阶段,科学的认知过程是重中之重。就是说你还可以做三十多岁时候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如何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自己的生理系统能够始终处于健康有序运行的状态,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对人的认知规律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仪器设备,来帮助自己有效监控自己的生理系统。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地进行认知,大多数人也都应该可以达到愉快地认知,愉快地生活的状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十岁到五十多岁的人士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是非常大的。这里并不是说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比另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弱,这种差异表现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好在生理方面提供给每一个人的空间还非常大,故即便是按照同一标准来对所有人进行要求,每个人努力一下都还是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的。然而到了五十多岁之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问题仍然存在,所不同的是每个人在生理方面提供的认知能力变化的空间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他们的要求就不能够统一标准了。比如在一个工作单位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于这部分人群,最好是每个人都能够有适合自己的评价规则,而不需要所有人都遵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相信这是非常难以执行下去的。由此可见,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果要制定延迟退休到75岁的政策,一定要考虑中老年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问题。在先行构建好一个有助于中老年人自由发挥认知能力的环境之后,因人而异地推进延迟退休的政策。
最后我们再回到马云的离任。马云先生五十五岁离任,按照我刚才的分析来看,人生还会给马云先生至少二十年的黄金时期,他一定可以做出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很多人都关心马云先生离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之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做慈善?这应该是一个方向,但这一工作如果是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会更容易做一些,就像李嘉诚先生那样。而他自己认为会再次创业,那么创业的形式就多种多样了。不过再创办一间公司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他再怎么做,也很难超过阿里巴巴。相反我们可以注意他的两个正在做的事情。一是他创办了湖畔大学,还不算成功,现在又有了西湖大学的竞争,因此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另外马云先生也多次强调自己是“马老师”。二是他自己拍了一些电影,似乎并不成功,那么马云先生今后会不会在电影艺术方面有所创新?
这些猜测都是非常有趣的,最终结果只有马老师自己才知道。当然不管怎样,马云先生刚刚卸任董事会主席一职,要马上将认知方向转变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想最近这段时间,马云先生应该还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迎接人生的第二次奋斗机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