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非”是属于社会范畴的概念,它和阴阳不同,不能反推到阴阳、虚无与道上来(《齐物论》)。庄子以当时的思维习惯所进行的反推思考,我以为是不正确的。因为:
1、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当今社会的法律或民间所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是非”观是变化的。
2、个体的“是非”观也是如此,如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淮南子·原道训》)。
3、个人与群体,也可能存在差异。沈复 《浮生六记》:“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庄子·盗跖》篇盗跖说孔子“摇脣鼓舌,擅生是非”。
要之,“是非”一词涉及到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判断和社会舆论等多个方面,更多的是人的主观所决定的。因而,它可以是随着人、时间、地点等变化而变化的,《庄子》在理论上企图泯灭“是非”,使之消解于“道”,是不正确的。从庄子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看,“大是大非”始终是泯灭不了的。一点想法,请方家教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