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guanz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gguanzp

博文

需要重点强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生态系统治理 精选

已有 4461 次阅读 2024-2-7 20: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荒漠景观的出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将荒漠化定义为: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而这一概念也为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所采纳。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有1/4的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超过2.5亿的世界人口遭受着荒漠化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耕地和牧场变得贫瘠,使得100多个国家的超过10亿的人口的生计问题处于危险境。

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7.35%,遍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8个县(旗、区),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根据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荒漠化可划分为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渍化等类型。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10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我国水土流失表现为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生态危害较为严重。在过去50年里,我国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都在逐渐改善,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如期完成“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延绵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区)百余县(市、区),东西长达数千公里,是从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总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山地、沙地、农田、草地、林地和湿地等景观镶嵌分布,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该区域年降水量少且年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蒸发强烈,土壤质地粗疏、有机质含量偏低。作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食物生产系统的契合发展地带,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资源丰富,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主要生态安全屏障,也可以说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按照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北方农牧交错带包涵着两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的支持下,最近5年开展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全域水、土、气、植被、地质地貌等基础生态本底调查,建立全域生态本底数据集;通过建立生态要素变化模型,对比现状与理论上的最优植被空间布局,通过绿色防沙治沙和农业水土资源提质增效、植被水资源承载力科学研判、推进自然保护地和防护林体系管理养护等方面,开展林-田-水-草-畜-沙的资源合理配置、生态设计与功能提升,优化三生空间布局,进行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协同模式、环境友好型特色农业资源开发技术、盐碱化土地生态治理技术、稻-苇-渔-菌湿地生态农业模式、粗质地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退化低效林的多功能改良技术的研发,形成水沙协调、粮-草互惠、农牧和谐的适水型绿色发展模式及生态产业化路径,建立与区域水分生态相适应的人地和谐发展模式。

通过5年多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课题团队构建了适于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的绿色防沙治沙模式,使毛乌素沙地森林植被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沙化面积和程度实现“双减轻”,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榆林已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每年沙尘天气数量从100多天下降到10天左右,实现了生态环境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通过改良耕地,发展苗木产业、荒地林果种植业、扁桃采摘业、林下食用菌种植业,使区域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实现了毛乌素沙地人地和谐的景象。在承担项目示范基地——神木圪丑沟流域的农林业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基地附近村民户均年收入15-30万元,使区域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根本改变,昔日的黄沙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金沙”。

防止治理沙地“二次沙化”的风险需深化创新研究与示范

虽然陕西省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毛乌素沙地自然资源禀赋较差,表现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以草原、灌丛和少量乔木为主的植被薄弱,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系统不稳定,林分退化老化、草原退化、沙丘活化等问题亟待解决,已治理沙地“二次沙化”的风险日益突出。

为此,未来仍要聚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生态优先定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路径、坚持生态示范目标,研究荒漠化过程及演变机制、风沙过程及其致灾机理、脆弱生态系统恢复机理;创新风沙灾害防治、沙区工程安全保障、困难立地沙漠化防治、生态屏障建设技术;创新荒漠化过程智慧监测理论和技术,实现荒漠化风险评估与精准防控;阐明生态脆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耦合协同机理,创建区域生态功能提升的综合治理新模式;揭示旱区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互馈机制,构建旱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提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与实现解决方案,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范式,支撑退化土地得到有效生态治理和荒漠特色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上官周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13 21:00:56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225.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2519-1420985.html


下一篇:水土保持碳汇的重要性与意义
收藏 IP: 110.80.37.*| 热度|

3 丁凡 崔锦华 信忠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