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说中医不科学,根源就在于它没有象西医那样机械地一一对应,比如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是不管什么病,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调平衡。
调平衡真的能治病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只是不了解这里的科学原理而已。
中医学背后有两个科学规律,第一,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原理;第二,是系统的控制学原理,它们就隐藏在阴阳五行学说当中。现代人不理解,只是被西方科学洗脑,仅仅站在西方科学的基础上来理解罢了。事实上,中医学背后站立的是东方科学,它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的。比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不是空洞的哲学概念,而是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只是这个规律不是可观察的东西,而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罢了。
就拿阴阳学说来说,当你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看,那么阴就是气之聚,即物质的有序状态,有中心和层次的物质系统;阳就是气之散,即物质的无序状态,无中心和层次的混沌空间。如此一来,物质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揭示的就是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
还有五行学说,当你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看,五行就不再是五种本质不同的材料,而是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它们是对气聚散这种运动的细化。比如水为气由散到聚,火为气由聚到散,木为气聚增散减,金为气散增聚减,土为气周期性聚散。由于这五种运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保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并使系统不断与外在世界的变化相平衡,保持了系统的秩序,因此,五行学说是对系统内部物质运动规律的揭示。
显然,中医并不是不科学,只是我们把科学等同于分科之学,而中医背后则是系统科学罢了。
那么用系统科学怎样来描述阴阳学说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原理。按照这个学说,如果整体秩序井然,局部细胞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的人体必然是健康的,为什么细胞会发生病变,它并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整体的管理出了问题,给了局部细胞病变的机会。要想治好病,只需要恢复整体的管理秩序就行了,因为按照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原理,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局部病变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恢复原有的功能,此时百病皆消。
现在就知道中医为什么百病一法了,因为它治病不是象西医那样靠的是外力,而是整体的整体,中医不过是用来恢复整体的管理秩序罢了。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所有疾病都好了。
至于为什么要调平衡?则是因为平衡是秩序之本,如果失去平衡,整体的管理就乱了,而要恢复整体的管理,就必须恢复整体的平衡,平衡和整体的管理秩序在这里是等价的。所以中医治病,都是先要找出身体的不平衡之处,然后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
很多人都说中医治病不能象西医那样严谨规范?其实不然,中医的本质就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只要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身体之偏是一个无形的量,很难数字化,而且和中医的诊断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才难以标准化。还有,中药之偏,它也是一个无形的量,中医也只能靠经验判断,这也是中医难以标准化的原因。但从本质上来说,中医是可以标准化的,关键是要能判断出身体偏到哪了,偏的量是多少,以及中药的偏性以及偏的量。之所以有大医,就是能够相对精确判断罢了。
一句话,中医的病因就是判断五脏六腑的功能,它们分别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然后用中药之偏来平衡它。
需要指出的是,中药在这里是广义的,只要能够纠偏,它都是中药。比如,情志,食物,推拿按摩,刮痧,针灸,中药,磁疗,电疗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31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