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S

博文

中国农业科学 | 南京财经大学胡秋辉课题组研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杏鲍菇粉3D打印的建模与优化

已有 676 次阅读 2024-3-6 09:45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 | 南京财经大学胡秋辉课题组研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杏鲍菇粉3D打印的建模与优化

3D打印具有制造复杂几何形状、精细纹理和定制营养成分的独特优势,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杏鲍菇作为一种全球商业化的种植品种,是众所周知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许多研究表明杏鲍菇中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因此将杏鲍菇开发为3D打印的油墨,不仅可以拓宽3D食品打印的原料来源,还可以丰富杏鲍菇的加工形式。然而,原料的3D打印性能会受到打印机参数设置的影响,如喷嘴直径、打印高度、喷嘴移动速度和填充率。3D打印过程影响因素多,存在打印参数确定困难、打印精度预测能力差等问题,限制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亟需寻找有效建模方法对打印参数进行寻优,以确定最佳打印条件。

近期,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食用菌保鲜与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胡秋辉课题组完成的题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杏鲍菇粉3D打印的建模与优化”的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57卷3期正式发表。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131.png

本研究采用杏鲍菇粉和刺槐豆胶为3D打印原料,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喷嘴直径、打印高度、喷嘴移动速度和填充率4个关键的工艺参数对杏鲍菇粉3D打印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和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别建模分析,确定3D打印的工艺参数。

单因素试验及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3D打印精度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顺序为填充率、喷嘴直径、喷嘴移动速度、打印高度。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153.png

喷嘴直径对杏鲍菇粉-刺槐豆胶样品3D打印性能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156.png

打印高度对杏鲍菇粉-刺槐豆胶样品3D打印性能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200.png

喷嘴移动速度对杏鲍菇粉-刺槐豆胶样品3D打印性能的影响

响应面法和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均可用于杏鲍菇粉3D打印参数优化,但是优化效果不同。响应面法的决定系数R2值、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预测最优值分别为0.8817、0.2314、72.73%、0.148;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决定系数R2值、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预测最优值分别为0.9389、0.2269、33.85%、0.215。比较模型参数可得,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决定系数R2值较高,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较低,比响应面法拟合能力更好,同时其预测最优值较高,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236.png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打印样品综合偏差影响的响应面图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比响应面法更适合于杏鲍菇粉3D打印参数工艺的优化。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获得以杏鲍菇为原料的3D打印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喷嘴直径1.2 mm、打印高度1.1 mm、喷嘴移动速度24 mm∙s-1、填充率84%。经过试验验证,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确定的最优参数打印样品偏差为0.325,优于响应面的实际打印偏差0.550。

微信图片_20240306094327.png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仿真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可以有效确定3D打印过程最优工艺参数,准确预测食品3D打印产品的精度,可作为农产品及食品个性化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的一种有效便捷方法。

该文章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BA202106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的资助。

论文链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杏鲍菇粉3D打印的建模与优化图片

引用本文:

苏安祥, 贺安琪, 马高兴, 赵立艳, 杨文建, 胡秋辉.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杏鲍菇粉3D打印的建模与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3): 584-596.SU AnXiang, HE AnQi, MA GaoXing, ZHAO LiYan, YANG WenJian, HU QiuHui.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3D Printing Process of Pleurotus Eryngii Powder Using Neural Network-Genetic Algorithm[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4, 57(3): 584-59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1686-1424263.html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才宏伟教授联合河北开放大学韩立杰副教授关于高粱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国农业科学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豪圣课题组关于冠层活性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产量性状遗传效应的解析
收藏 IP: 175.169.16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0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