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晗之
2018年10月29日,2018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在上海科技馆召开。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量,传递青年声音,本次峰会邀请了45周岁以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先锋,分享研究成果,展开跨界碰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致力于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的研究。他认为,学科交叉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为在交叉领域你会发现更多新的问题。量子物理学基础研究的进步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如量子通信、计算能力和精密测量等,而这些研究之间是可以互动的。比如,计算能力的进步,将会大大的加快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的发展。
美国西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Adilson Motter专注于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现象,涉及生物学、混沌理论、统计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他表示,做研究时依赖于与其他领域的合作,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真正的科学创新来自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互动。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EPIcx实验室主任Vittoria Colizza在传染病传播的网络建模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她认为,基础研究一定是跨学科的,创新就是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结合。例如数学和免疫学,它们就有很长的互相影响的历史。“面对传染病的挑战,我们需要将各种数据整合在一起,包括物理学、统计学、复杂系统、自然科学、地理系统,以及公共医学、公共卫生和药学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形成更好的模型。”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副院长魏思带领他的团队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他认为,最大的交叉学科正是科学,因为在一百年前大家还没有统计的概念,现在所有的科学的基石就是统计。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直不停地交叉,如果只关注于一个领域可能就会退出行当。
科技创新需要跨界融合
针对跨界与融合,《张江科技评论》还专门采访了参加论坛的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吕琳媛。吕琳媛教授认为,科技创新需要跨界融合。学科的专业化深化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但同时也带来了我们认识世界视角的“窄化”。交叉科学的研究能够拓展我们认识事物的视角,带来新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能够与原有的学科形成互补,打破学科之间构筑的瓶颈,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对话和融合,为创新提供土壤。
创新对不同的参与者来讲,表现出“一体多面”的特征。学术界、产业界、政界对创新的讨论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景象。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创新是一个社会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而非简单的技术现象,其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科技以外的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的协作以及政、产、学、研、金等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效率,而创新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也使得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变得更加艰难。
从全球来看,我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等颠覆性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正日益展现出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2018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对每一位创新者而言,今天我们都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个人、组织与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是这个新时代赋予每个人的使命与责任。
从区域来看,以杭州、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增长方式的“中国样本”。知识和创新成为城市、区域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资源。更为重要的是,除了一大批本土创新型企业如阿里、华为真正站上世界舞台,在科技创新模式上,我们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和亮点。例如,达摩院、华大基因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涌现,这背后正是创新资源在基于网络链接的多物种构成的生态体系中聚集、融合、涌现的复杂作用过程。这些机构把对前沿科学的“求真”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务实”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并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实现了认知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成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物种”。
无论是创新创业企业的井喷式增长,还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涌现,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活力和潜力。今天的科技创新的实现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认知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向流动及其转换,而这依赖于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者、政策制定者等创新主体的协作,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跨界、开放的复杂网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今天的科技创新是一个强调整体思维的“命运共同体”,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创新主体都需要在这一大局观、系统观的框架下各司其职,协同共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科技创新的强心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