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dfmarketing 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学术出版服务与全球网络支持!

博文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视频专访】讲述深耕14年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成果!

已有 817 次阅读 2023-10-17 17:46 |个人分类:图书推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天刚刚为大家介绍了一本好书:Global Student Engagement Policy Insight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全球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政策见解和国际研究视角》,由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资深学者联合主编。

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普及发展后,正面临着质量提升方面的挑战。对于大学管理人员而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投入已经越来越成为用以预测其学业成就、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

基于此背景,本书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高等教育从业者如何测评及提高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先进经验和重要研究成果,形成了对当代高等教育实践、政策和研究的洞察力。为教育部门、教育咨询机构、大学管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更好地帮助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综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这本书的主要编著者,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资深学者——史静寰教授,为我们讲述本书的缘起与诞生及背后的故事。


编著者介绍


史静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第12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教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客座或特聘教授,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项目的特聘顾问。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等国家级和跨国合作科研项目数十项,出版《当代美国教育》《外国教育史教程》等学术专著或教材十余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等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其著作和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编著者访谈

Q1: 您与团队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史静寰:

上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大量高教机构的发展难以为继,急需变革以提升教育质量。由此引发了西方高等教育界对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关注。

2000年前后,为了回应学生、社会和政府针对大学质量不高的不满,美国推出了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 (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成为了解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情况的很好工具。随后,该工具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并使用。

我所带领的清华教研院团队从2007年开始与美国 NSSE 团队合作,致力于NSSE的汉化工作,使工具更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环境。在2010年以后,我们完全自主开发并设计了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工具——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 CCSS(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

2019年10月,我们在清华大学召开一场关于全球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国际会议,来自9个国家的学情调查团队负责人齐聚大会。Global Student Engagement:  Policy Insight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一书,就是本次会议的智慧集合。

作为国内最早的、专注于大学生学情调查项目的团队,14年来,我们的工作依然在持续开展。

图片

Q2: 请您简要介绍本书所属的图书系列

史静寰:

Global Student Engagement:  Policy Insight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被收入 Asian Higher Education Outlook 《亚洲高等教育展望》系列图书。该系列主要聚焦亚洲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及研究发展。在本系列中,除了这本书,还有至少两本是由清华大学负责、我参与编辑的。

一本是Global University President Leadership《全球大学校长领导力》。这本书是清华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性地访谈了全球100多所著名高校的校长,并将访谈实录汇总。内容涉及到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点,以及未来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走势的问题。

另外一本是 A Turning Point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Hybrid Education at 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高等教育的转折点: 清华大学发展混合型教育》。这本书策划于新冠肺炎大流行时期。当时,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突然成为全球高校都必须采用的新教学模式,对大学教育者而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清华大学的作法和思考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可以参考和讨论的案例,本书由此诞生。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出版方不仅能够识别到我们选题的独特性,还能帮我们将研究成果在如此短时间内及时发表。学术发表是学界交流和影响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希望日后继续加强与 Taylor & Francis 的合作,让我们能够在海内外读者群体中广泛发声。

图片

Q3: 本书的主要特点和贡献有哪些?  

史静寰: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剖析了Student Engagement 这个词如何成为我们所说的学情研究或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调查如何成为改进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

作为学情研究而定位的“学习性投入” 与 “大学生学习研究” 一词不同,后者是心理学、学习科学或教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细分方向,具有明显的学科研究范式。而用于诊断学情的 “学习性投入” 一词虽然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即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同时关注这种状态存在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机理,是综合多种研究范式的复杂社会问题研究。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本书第一部分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学习性投入的概念;第二部分是来自美国、英国、智利、爱尔兰、韩国、南非等9个国家的案例,通过国别性案例分析揭示出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复杂图景;第三部分是专题研讨,通过多角度切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 Student Engagement 一词的丰富含义、学术价值和政策影响力。

图片

Q4: 从策划到出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攻克的?

史静寰:

最大的挑战就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出现将我们的计划全盘打乱,并影响了后期的出版交流。

原本我们在2019年会议后,还安排了几次小型会议,以便作者进一步探讨文章结构和主线贯穿。疫情出现后,会议改为线上,很难再举行作者的集中讨论。加上项目负责人调换等问题,导致后期有些章节校稿困难。这里要感谢 Hamish Coates(本书策划之一、清华大学教研院的终身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特别是几位年轻的研究生)承担了大量的文字修改工作。

好的选题也需要有好的团队支持。14年来,在这项工作里,我们实现了三层转变:首先,将各国实践层面的工作转变为学术文章;其次,将学术文章在大会上交流,形成共同的学术研究基础;最后,将个人文章转变成一本合作的书籍,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合作产出。这期间,主编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项目后期,由于疫情原因, Hamish Coates 教授无法再回到中国。我们的交流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完成的,好在现在的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

Q5: Taylor & Francis 出版集团如何协助本书的出版?又为您和团队带来了怎样的价值?

史静寰:

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 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对A Turning Point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 Developing Hybrid Education at 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高等教育的转折点: 清华大学发展混合型教育》这本书的选题和出版。同时,感谢Hamish Coates教授为我们书籍的出版做出的贡献和搭建的桥梁。

本书的设计和策划,是我和清华大学教研院终身教授(Tenured Professor) Hamish Coates共同完成的。Hamish Coates教授2017年全职来到清华教研院,之前是墨尔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而且也是澳大利亚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即 AUSSE 项目的团队负责人。

来到清华大学后,Hamish Coates教授向我特别推荐了Taylor & Francis出版社。之前,他曾经在Taylor & Francis 成功出版多本书,其信任感为本书以及系列中的其他书目的出版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

Q6: 谈谈您的下一步研究计划?

史静寰:

高等教育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近几年在国内比较受关注,包括“破五唯”、多元评价、过程评价等想法都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更加丰富的探索和积累。

除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之外,我个人目前正在负责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双一流”建设的成效评价。首轮“双一流” 建设成效评价的方案和指标体系也是我们团队完成的。这本重大攻关课题书的中文版也将于近期出版。



Global Student Engagement :Policy Insight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全球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政策见解和国际研究视角》汇集了史静寰团队深耕14年的项目研究成果,详尽阐述了 “学习性投入” 的历史背景与来源,并通过来自9个国家的生动案例和数据、专题性分析,为所有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以及学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长期以来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的桥梁,将中国高水平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传播到世界,助力中国优秀学术科研 “走出去” ,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d10b562f-be95-485d-9f58-fb612a1556c5.pngd10b562f-be95-485d-9f58-fb612a1556c5.png

Routledge 作为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全球领先的人文社科出版品牌,每年出版数以千计的图书、电子书和期刊文章,以服务、联系和支持学者、教师和专业人员群体而闻名。我们致力于通过知识促进人类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06252.html

上一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资深学者联合主编力作——《全球大学生学习性投入》
下一篇:【广西大学秦祖赠教授专访】为您讲述新型环境友好光催化材料MXene的最新研究!
收藏 IP: 221.22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