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ceanside

博文

Grassland Research | 去除黑麦草子代分蘖对亲本分蘖根茎生长的影响

已有 680 次阅读 2023-9-10 15:32 |个人分类:科技期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Grassland Research | 去除黑麦草子代分蘖对亲本分蘖根茎生长的影响

草地研究GR 草地研究GR --- Grassland Research草业科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


横幅10.18 48cm长 - 副本 - 副本 (2).jpg


去除黑麦草(Lolium perenne)子代分蘖对亲本分蘖根茎生长的影响

禾草类植物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分蘖组成的,而每个分蘖又是由多个繁殖单元协调组成的。一般将禾草类植物的幼苗或者分蘖中的初始嫩枝称之为主分蘖或亲本分蘖(PT),由亲本分蘖叶腋处的腋芽发展而来的分蘖称之为子代分蘖或初级分蘖(DT)。子代分蘖建立必须从亲本分蘖中获取碳源,而放射性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禾草类的子代分蘖会向其亲本分蘖的根部提供碳。新西兰梅西大学Cory Matthew团队假设:与无任何子分蘖的亲本分蘖相比,子代分蘖的存在可能与亲本分蘖特定器官大小的变化有关。

该研究选用来自新西兰(Alto)和英国(Aberdart)的两个黑麦草品种,比较去除子代分蘖对亲本分蘖发育影响的差异。试验采用了水培方式便于分蘖轴上的根系得以分离,形成两个子代分蘖。试验1去除了成年子代分蘖,随后观察对亲本分蘖的影响;试验2 比较了有无子分蘖的亲本分蘖在90-100天内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子代分蘖的去除减少了亲本分蘖轴基部老根的干重并加速了新繁殖体的出现(图1,图2);而没有子代分蘖的亲本分蘖的叶片和根系干重会增加(图3)。

该研究说明了子代分蘖为亲本分蘖的根系发育提供了基质,而子代分蘖的存在则会减少亲本分蘖的大小,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整株植物的产量。

图1:试验1中去除黑麦草Alto和Aberdart的子分蘖,每分蘖的繁殖体数量(NPr)和净繁殖体数量增加。DT+,有两个子分蘖;DT−,子分蘖被切除。

图2:试验1中黑麦草(Alto)每分蘖的根系干重(RDW)分为前8个繁殖体的根系干重和最老的5个繁殖体的根系干重。

图3:试验2中,黑麦草Alto (a)和Aberdart (b)的DT+和DT-植株的每繁殖体节位的根系干重和每分蘖的叶干重比率与根轴繁殖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扫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onlinelibrary.wiley.com

内容来源:Grassland Research(草地研究)第1卷第2期(投稿:2022-05-29;接收:2022-06-13;刊发:2022-07-01)

DOI: doi.org/10.1002/glr2.12

引用格式:Robin, A. H. K., & Matthew, C. (2022). Effects of daughter tiller removal on shoot and root growth of the parent tiller in Lolium perenne.Grassland Research,1(2),103–110.

编译者:王金牛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说明:该文仅代表编译者对论文的理解,如需参考和引用相关内容,请查阅原文。

Grassland Research是我国草业科学领域第一本国际学术期刊,季刊,由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共同主办。该刊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支持,由国际出版集团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提供出版及宣传服务,于2022年正式创刊。

Grassland Research论文刊发范围广,综合性强。从分子到全球变化层面,全维度聚焦草业科学及其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期刊将刊登天然草原,栽培草地、草坪和生物能源作物,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三大板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综述、论点等类型的文章。优先考虑发表青年学者优秀研究成果,期待成为青年科学家喜爱的国际学术交流主阵地。

在创刊前三年,Grassland Research将免收版面费,以OA形式通过全球化出版平台Wiley Online Library出版。

排版|王新宇

执行编辑|王楚怡

审核|彭京伦 武艳培 王新宇

微信图片_20230804213314.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8995-1402119.html

上一篇:Grassland Research | 高相对含水量和低渗透势抗旱高羊茅基因型筛选
下一篇:Grassland Research | 刈割影响分根箱中生长的早熟禾植物根系对N的竞争平衡
收藏 IP: 36.142.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