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ics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omicsJ

博文

潜在关键治疗靶点!PNAS|复旦大学孙爱军/倪挺:揭示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是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的独特机制

已有 884 次阅读 2023-11-21 16:5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潜在关键治疗靶点!PNAS|复旦大学孙爱军/倪挺:揭示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是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的独特机制


转载自: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来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践行行业使命感,助力基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服务行业,造福社会!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由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与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有关。尽管已经改善了再灌注策略和其他疗法,但患者在MI后常因进行性细胞死亡和不良心脏重塑而发展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因此,揭示这种不良心脏重构的机制并探索治疗MI后HF的新策略至关重要。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在MI后HF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3年10月10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爱军与生命科学学院倪挺合作,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发表题为“Downregulation of apoptotic repressor AVEN exacerbates cardiac injur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在人和小鼠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HF)样本中,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介导的3′端非翻译区(3′UTR)的全局性延长模式。揭示了APA是调节MI后心脏损伤的独特机制,同时也表明APA调控的基因AVEN具有作为治疗MI后HF的关键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

正常的心脏功能需要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同样,基因表达失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转录调控在心脏发育和HF病理生理学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可变聚腺苷酸化(APA)在不同物种中广泛存在,是转录组多样性的重要贡献者。超过70%的哺乳动物蛋白质编码基因含有多个多聚腺苷酸化(poly(A))位点,导致形成不同的3′端信使RNA(mRNA)异构体。

编码区的APA通常改变蛋白质的C末端(9),3′非翻译区(3′UTR-APA)的APA产生编码相同蛋白质但具有不同3′UTR长度的转录本。这种3′UTR-APA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显著影响基因表达,包括mRNA稳定性、mRNA翻译、mRNA和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3′UTR的延长或缩短可以作为一个全局性的基因调控网络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衰老、胚胎发育、免疫反应和癌症发生。最近,一些研究报道了APA介导的3′UTR长度的改变在肥大HF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APA在缺血性HF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图1. 在人类ICM和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整体3'UTR延长均发生基于以上基础,该研究通过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样本和小鼠MI模型的RNA-seq数据发现了MI后全局性的3′UTR延长模式。研究人员证明了APA介导的3′UTR延长有助于下调细胞凋亡和caspase激活抑制剂(AVEN)。敲低AVEN增加小鼠MI后心肌细胞凋亡,而过表达AVEN减轻小鼠MI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障碍。AVEN 3′UTR的延长为miR-30b-5p/miR-30c-5p提供了额外的结合位点,从而减少了AVEN蛋白的产生。此外,研究者发现PABPN1(poly(A)-binding protein 1)是MI后AVEN 3′UTR延长的潜在调节因子。总之,该研究表明APA调节MI后的心脏损伤,并进一步表明靶向APA调节基因AVEN是治疗MI后HF的关键治疗方法。注:文中插图源于 PNAS


原文链接:
doi.org/10.1073/pnas.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8836-1410526.html

上一篇:期刊颁奖宣传vs标准物质宣介丨人类表型组大会开幕在即!
下一篇: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HPCC)2022-2023年度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