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藏羚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caster 行走于青藏高原,每次的休憩均为了下次的长征!

博文

电影与地震

已有 3423 次阅读 2010-7-23 18:5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我的记忆里,中国电影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大可用电影院的兴衰来代表。幼年时对电影的印象只停留在《火烧圆明园》和《东陵大盗》等,再然后就是教育意义颇深的影片,比方说《焦裕禄》。记得老家县城里的电影院先是由旧式平房更替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大约为一幢三层楼,内里的座椅都是阶梯递进布置着;再后来就是电影院逐渐被DVD抢去了生意,逐步沦落到只能作为提供物品展销会的场地。童年时,每次看电影总忘不了对那两束强光进行猜测。多神秘啊,怎么能由一个点逐步扩散到大屏幕上的鲜活和悲壮呢。现在的电影院大概能用奢华来形容了吧,音响灯光自不必说,还有俊秀礼貌的服务生以及美味的洋葱圈和爆米花。只能说,物质进步大大地推动着精神享受的进行时。

唐山地震那年出生,就像所有的父母总是很乐于给孩子讲他们小时候的事情一样。爸爸总是忘不了给我讲地震那会儿妈妈大着肚子防地震的故事。同学们的名字里,叫“抗震”的或者和地震有关的也不乏其数。当“23秒,32年”的那首歌响起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在我短暂的生命里,竟然已经经历了唐山、汶川和玉树三次大地震。总想写点什么关于地震的东西,却一直没有切入点。如今,电影和地震的碰撞产生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已经公映,我想我会去看的,纵然不可能不是泪流满面的样子,也许我想要得到的就是那种心痛。不管别人怎样诟病冯导,我却执着着一直是他的粉丝,欣赏他那嬉笑怒骂里的真性情。也许已经没有更好的手段去反映地震对生命的摧残了,也许已经没有更合适的人能挑起这个悲痛的话题了。在汶川和玉树逐渐淡出脑海的时候,《唐山大地震》的出现又挑动了我内心敏感的那根神经。一口叹息之后,愿已经逝去的灵魂安息,愿每个活着的生灵坚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820-34671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要去阿里了
收藏 IP: .*| 热度|

3 张天翼 pkuzeal Hiroseit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