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8年,德国舍恩拜因提出“地球化学”这个名词,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得益于188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成立。USGS开始对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调查,其首席化学家弗兰克·威格尔斯沃思·克拉克(Frank Wigglesworth Clarke)总结了元素丰度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元素的丰度通常随其原子量的增加而减少。
早在1850年,陨石的成分研究就已经开始,并与地球岩石进行了对比。1901年,奥利弗·C·法林顿(Oliver C. Farrington)提出,尽管陨石与地球岩石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应该相同。这一观点为宇宙化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我们对地球和太阳系形成的认识。
20世纪初,马克斯·冯·劳厄(Max von Laue)和威廉·L·布拉格(William L. Bragg)证明了X射线散射可以用于确定晶体结构。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维克多·戈德施密特(Victor Goldschmidt)及其在奥斯陆大学的同事们应用这些技术研究了许多常见矿物,并制定了元素分组的规则。戈德施密特在其著作《元素的地质分布规律》(Geochemische Verteilungsgesetze der Elemente)中详细描述了这些研究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至2002年左右,曼弗雷德·希德洛夫斯基(Manfred Schidlowski)的研究聚焦于早期地球的生物化学,尤其是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以及前寒武纪最早的生命迹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化学不仅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矿产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分支的兴起,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方法和技术也日益多样化,使其在解决诸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