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 ...

博文

维基百科——地质学发展史概括

已有 505 次阅读 2024-10-6 11:4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领域,涵盖了地球的起源、构造、演化、地质过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广泛研究。它探讨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的形成和变化、地质事件的发生机制,以及地球上岩石、矿物和化石的分布和特性。地质学家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地质学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的知识,还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灾害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至中世纪:起源与早期思想

地质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早在公元前540年,色诺芬尼(Xenophanes)描述了在山区沉积物中发现的化石鱼和贝壳,而希罗多德(Herodotus)也注意到类似的化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地壳变化缓慢的理论,并发展了第一个基于证据的概念,与地球物理变化的速率有关。塞奥弗拉斯图斯(Theophrastus)在其著作《论石头》中描述了多种矿物和矿石,奠定了矿物学的基础。罗马时期的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则对许多矿物和金属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通过观察琥珀中的昆虫首次正确识别了琥珀的起源。

在伊斯兰黄金时代,阿布·雷汉·阿尔·比鲁尼(Abu Rayhan Biruni)是最早的穆斯林地质学家之一,他在著作中提到印度次大陆可能曾经是一个海洋。伊本·西那(Ibn Sina)在地质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山脉形成的理论,并探讨了地球地形的多样性。在中国,沈括(Shen Kuo)通过对沉积抬升、土壤侵蚀、泥沙沉积以及海洋化石的观察,提出了地貌学理论,并推测陆地是由山脉侵蚀和泥沙沉积形成的。

17世纪:地质学的萌芽

17世纪被认为是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端。尼古拉斯·斯丹诺(Nicolaus Steno)提出了地质层序律的原则,即较老的地层位于较新的地层之下,这一原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尝试用科学方法来解释《圣经》中的大洪水是否真实发生过,这推动了对地球组成的研究。随着化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出现了两种对立的理论:水成论和火成论。前者认为地质地层是由类似大洪水的液体泛滥创造的,而后者则认为地层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18世纪:地质学的成熟

18世纪见证了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1749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Buffon)在他的《自然史》中提出了地球年龄为75000年的观点。这一时期,化学开始在地质学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地质学也逐渐被认可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741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设立了第一个专门用于地质学的教学职位。18世纪末期,随着采矿业和工业革命的刺激,地层柱的概念得到了快速发展。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制作了英国第一张地质图,而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则通过化石研究确定了地层的相对年龄。

19世纪:地质学的繁荣

19世纪是地质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在其著作《地质学原理》中推广了赫顿(Hutton)的均变论思想,认为地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时期,各国政府开始支持地质研究,绘制地质图。19世纪末期,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为地质年代测定提供了新方法。阿瑟·霍尔姆斯(Arthur Holmes)利用放射性衰变作为测量地质时间的工具,并在1927年出版的《地球的年龄》一书中提出了地球年龄为45亿年的估计。

20世纪:地质学的新篇章

进入20世纪,地质学迎来了新的发展。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尽管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但后来的证据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成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随着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地球物理学技术的应用,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结构。1972年,“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开始提供可用于地质分析的卫星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用来绘制地质图,并预测板块移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深化对地球认识的历史。从古代文明的观察和描述,到现代科学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地质学始终致力于揭示地球的秘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总结:地质学发展历史导图:

image.png

资料整理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geolog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53969.html

上一篇:佛罗里达大学生物系团队研究表明——元素与同位素特征助力固氮植物快速识别
下一篇:三分钟快速掌握地质学的千年发展历程(附思维导图)
收藏 IP: 116.176.1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