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 ...

博文

【地球科普】 除了大家熟悉的氧气和氮气,大气有哪些其它成分? 这些微量成分有什么意义?

已有 4871 次阅读 2023-3-1 20:48 |个人分类:地球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4%,其他物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空气属于混合物,因此其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和气压改变。

氩(Ar):大气中氩的相对含量占0.934%。大气中大气中的氩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在地球内部,钾、钍和铀等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衰变,其中包括氩的同位素,如^40K。这些同位素随着地壳的岩石、土壤和岩浆的运动逸出到地球表面,进而进入大气中。此外,太阳风也会向大气中输入氩和其他气体。

二氧化碳 (CO2):大气中CO2的含量为约400 ppm(每百万分之四百),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CO2排放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甲烷 (CH4):大气中CH4的含量为约1.8 ppm,它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吸收更多的红外辐射并产生更强的温室效应。 CH4主要由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产生,例如沼气发酵和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

一氧化碳 (CO):大气中CO的含量为约0.1 ppm,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有害。 CO主要由燃料燃烧产生,如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

二氧化氮 (NO2):大气中NO2的含量为约0.00002 ppm,它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可以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 NO2主要由交通和工业排放产生。

臭氧 (O3):大气中O3的含量为约0.00004 ppm,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能够刺激眼睛、鼻子和喉咙。 高浓度的O3可以损害植物并影响其生长。O3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部分,主要由NO2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产生。

氨气 (NH3):大气中NH3的含量为约0.00002 ppm,它是一种强烈的气味,主要由动物废物和化肥使用产生。 高浓度的NH3能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酸化和富营养化。

氖(Ne):氖的含量约为0.0018%(体积分数),是空气中最常见的稀有气体之一。氖主要用于制造氖灯和用于气体分析。在大气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大气的指示剂。

氦(He):氦的含量约为5.24 ppm(体积分数),是空气中第二常见的稀有气体。氦主要用于制造氦气球和氦气浮力装置。在大气中,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大气压力和温度,并在太阳风中形成氦气大气层。

附:以下是在15摄氏度和101325帕的海平面上,空气的成分,以体积百分比表示。

氮 -- N2 -- 78.084%

氧气 -- O2 -- 20.9476%

氩气 -- Ar -- 0.934%

二氧化碳 -- CO2 -- 0.04%。

氖 -- Ne -- 0.001818%

甲烷 -- CH4 -- 0.0002%

氦气 -- He -- 0.000524%

氪 -- Kr -- 0.000114%

氢气 -- H2 -- 0.00005%

氙气 -- Xe -- 0.0000087%

臭氧 -- O3 -- 0.000007%

二氧化氮 -- NO2 -- 0.000002%

碘 -- I2 -- 0.000001%

一氧化碳 -- CO -- 微量

氨气 -- NH3 -- 微量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体积百分比(数据来源于网络)

空气中各种成分体积百分比(数据来源于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9522-1378500.html

上一篇:【实验室管理小知识】 实验室为什么要认证认可?中国和国际认证认可的组织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气体地球化学科普】 地球之宝——稀有气体,你不知道的秘密!
收藏 IP: 210.77.66.*| 热度|

7 檀成龙 农绍庄 李中平 崔锦华 王成玉 晏成和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