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转载]戴伟华:郭杰《白居易诗歌精解》序

已有 1560 次阅读 2023-8-6 01: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的杰出代表,现存诗歌近三千首,创作数量之多,作品保存之完整,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白诗多因事立题、感遇兴叹、稗补时弊之作,在当时即广受欢迎,流布极广,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曰:“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楼。”影响更延及日本、朝鲜等邻邦,《白氏长庆集后序》自云:“其日本、新罗诸国及两京人家传写者,不在此记。”白居易在古典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推进,白居易研究亦多有创获。诗集注释是建构诗歌学史的基础性工作,白居易诗歌注释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白氏全集的校注本有朱金城先生编撰的《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以及谢思炜先生校注的 《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至于选本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种之多,既有单选,也有合选,较有影响的选本有王汝弼选注的《白居易选集》、顾学颉、周汝昌选注的《白居易诗选》、褚斌杰主编的《白居易诗歌赏析集》、苏仲翔选注《元白诗选》、龚克昌选注的《白居易诗文选注》等。

  郭杰教授这部新著,是白居易诗歌研究的新创获。此书在充分吸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汇自己的心得体会,提供了一套兼具学术品位和可读性、雅俗共赏的选注本。本书选诗二百六十余首,经考据可明确系年者,按时代先后编次,其余则以类相从,力图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将白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荟于一编。正如北京大学傅刚先生在为本书所做的序里说的一样:“白居易诗歌选注已经出版了很多种,注释成果也有不少。因此,要想独树一帜,实属不易。”本书能在现有成果上更进一步,是后出转精之作,其优长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选诗博恰。白居易诗集中有两千八百余首诗歌,存诗数量为唐代之最,这是由于他亲自整理、精心保存了自己的诗集。但是,如宇文所安评价,白氏诗作,尤其是晚年作品,多有自我重复的缺点,因此,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进行取舍,全面而有层次地展现出白氏诗歌艺术的成就,很能体现出编选者的功力与识见。现有选本或诗文兼选,或诗文分开,所选数量一般在百首上下。本书精选了白居易诗歌266首,选目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举凡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名篇大都收入,颇具代表性。基本涵盖白居易各个时期的创作,全面、清晰地呈现白氏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轨迹。除了选入《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长恨歌》、《琵琶行》等经典篇目外,还将《新乐府》、《秦中吟》组诗全部录入,这在现有白氏选本中是不常见的。白居易强调诗歌主讽喻、补察时政的政教功能,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响巨大,影响深远,《新乐府》、《秦中吟》等诗正是其诗论主张在创作上的积极呈现,理当成为选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郭杰此书对此类诗歌的完整收录,补充了现有白氏选集的不足。

  其二,设置题解,体例精当。本书每首诗均有正文、题解、注释三个部分组成。每首诗正文下设“题解”和“注释”,题解部分剖析写作背景、诗歌主旨、诗法、艺术特色;注释部分笺释典故、名物、典制,精炼清晰,辨析入理。设置题解,可谓郭氏此书的一大亮点。此选本的受众是一般研究者与普通读者,题解的设置,为读者提供了相关背景资料,以起知人论世之效;对诗歌主旨的解读,指导准确理解诗意;分析诗法、总结艺术特色,则起到了引导鉴赏,启发审美的作用。

    更进一步,此书题解还涉及了诗歌背景、鉴赏的相关论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代表作,童叟皆知,唐人张固《幽闲鼓吹》曾记,白居易初到长安时,曾携带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顾况即对此诗大为赞赏,使白居易名噪京城。此事甚著于文学史,但近年来研究者已对之存疑,认为记载不实。郭杰引朱金城的《白居易年谱》之论证,当时白居易无赴长安的可能,复举傅璇宗《唐代诗人丛考•顾况考》认为此事不过是一种故事传说而非确有其事之观点,逐一详细存录,以备考索,足见编注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三,广泛吸收前沿成果,独有创见。近代以来,朱金城、谢思炜、蹇长春等学者在白居易研究的专门领域建树良多,此外,陈寅恪、傅璇琮、程千帆等学者也在唐代文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杰出成就是后学继续前进的坚固基石。以往白居易诗歌选本或由于出版时间较早、或由于篇幅所限,多未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郭杰此书广泛吸收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如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等。

  以对《长恨歌》“孤灯挑尽未成眠”句的注释为例,历代皆诠解者多诟病此句描写与史实不符。宋代邵博《闻见后录》云:“宁有兴庆宫中,夜不烧蜡油,明皇帝亲自挑灯者乎?”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亦以为“富贵人烧蜡烛而不点油灯,自昔已然……文人描写,每易过情。” 程千帆《古诗考索》持见较圆通,认为若如实描写明皇红灯高烧的生活环境,则难以成功展示其凄凉孤苦的精神状态。郭杰兄举列历代诗评家论,指示读诗之途径:“一方面,只有了解古典诗歌所描绘的当时的生活情态,才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又不能胶柱鼓瑟,字字拘泥于诗中提到的事情、史实、典章、名物,毕竟诗歌是艺术,而不是历史……由诗中的生活细节,进而体察诗人的情感底蕴,才是读诗的更高境界。” 类似的例子还有《琵琶行》中白居易在夜半时分舟中与陌生女子相聚长谈,是否符合朝廷官员应守的礼法的争论,郭杰在列举了诸家论点后,从艺术乃在表现“或然”,不必表现“已然”的高度上,进行超越式的解读。

  其四,注重揭示白氏诗歌艺术源流。中国古典诗歌是一个由历代创作经验积累而成的庞大艺术体系,揭示诗歌的艺术源流,是诠释诗歌的一个重要维度,亦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郭杰此书在这方面尤其用力。如《登乐游原望》“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句,郭注曰:“杜甫《梦李白》其二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白居易此诗中表达的痛惜愤懑之情,与杜甫一脉相通。”《赋得古草原送别》注释指出“白居易此诗显然受到王维的影响。”《续古诗(十首选一)》题解指出“这首诗取意于晋代诗人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一诗。”《长恨歌》注释指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句,以及诗歌结尾部分,明显受到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卒章“两家求合葬,葬在华山傍。……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毋忘”的影响。还有郭注诠解《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句,谓:“这二句不直说自己思念家人,而悬想家人思念着自己,使情感的表达更深了一层。”并将此种手法追溯至《诗经·魏风·陟岵》,指出白诗对这一悠久传统的承继,“白居易这首诗也为这种艺术传统增加了优秀的范例。”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杰出诗人,其诗歌成就巨大,影响深远,是我国古代文学、文化的优秀遗产。郭杰教授此书体例精当、选诗博恰、笺释精炼、解读到位,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品位的选本,同时,此集又能够兼顾一般读者,以题解的方式,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创作时地、内容主旨、艺术特色等做出深入浅出的导读。这部学术精品的推出,不但能使专业研究者受惠良多,也为一般读者接近、了解、欣赏白居易诗歌提供了指引,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普及、推广工作,更具有极大助力,可谓善莫大焉!


                  (原载《白居易诗歌精解》,中华书局2021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637-1397992.html

上一篇:[转载]傅刚:郭杰《白居易诗歌精解》序
下一篇:郭杰:海边,那间孤独的房子
收藏 IP: 120.229.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