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导读>>
普鲁士蓝类似物经过原位电化学重构转化为相应的金属(氧)氢氧化物(M(O)OH)析氧反应(OER)活性相。在循环过程中,铁氰根配体在M(O)OH表面反复配位/刻蚀,增加了其缺陷浓度并实现了Fe的原位掺杂,从而实现了OER催化活性的显著提高。
https://doi.org/10.26599/EMD.2023.9370014
2、背景介绍>>
过渡金属基材料在高工作电位和强碱性环境等苛刻的析氧反应(OER)条件下热力学不稳定。因此,绝大多数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在OER过程中会发生电化学重构,形成相应的金属(氧)氢氧化物(M(O)OH),作为真正的活性成分。与传统化学方法直接制备的M(O)OH相比,预催化剂的原位重构可以获得更高的电催化性能。这是由于重构过程可能导致大量缺陷、亚稳相和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增加。
普鲁士蓝类似物(Prussian blue analoggues, PBAs)由于具有开放框架结构、高孔隙度、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和低成本等优点,在钠离子电池、药物递送、电致变色和光催化水分解等各种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PBAs在OER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PBAs在OER测试过程中发生体相的电化学重构生成相应的M(O)OH,并且具有提高的催化活性。例如,NiFe-PBA预催化剂在OER过程中转化为Ni(OH)2作为真正的活性物质,其在电流密度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58 mV。PBAs电化学重构后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其重构过程中的活化机理尚未报道。然而,揭示预催化剂的活化机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预催化剂的设计和改性具有指导意义,从而获得更优异的OER性能。
本研究通过研究电化学活化过程阐明了PBAs的活化机理,并基于其重构机理设计制备了性能更优异的OER催化剂。在OER过程中,PBAs原位电化学转化为相应的M(O)OH活性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OER电位之前,局部的铁氰根配体在界面与M(O)OH发生配位,而在随后的OER电位区间内被刻蚀。重复的配位/刻蚀过程不仅使Fe在M(O)OH中原位掺杂,而且增加了缺陷数量,从而提高了其OER活性。基于该活化机理,我们设计并制备了NiHCF/Ni(OH)2预催化剂,其在测试过程中转化为缺陷富集的Fe-Ni(O)OH。活化后的电极在电流密度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27 mV,并且在13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00小时的稳定性。
3、图文解析>>
图1 (a) CoHCF的合成示意图。(b) CoHCF的SEM、(c) TEM和 (d) HRTEM图像。(e) CoHCF和CoZIF的拉曼光谱图。CoHCF的(f) N 1s和(g) Fe 2p高分辨XPS能谱。
图2 (a) CoHCF和(b) CoZIF在不同CV循环后的LSV曲线。(c) OER测试后CoHCF和CoZIF的拉曼光谱。3000 CV循环后CoHCF的(d) N 1s、 (e) Fe 2p和(f) O 1s的高分辨XPS能谱。(g) CoHCF在3000 CV循环后的SEM、 (h) TEM和 (i) HRTEM图像。
图3不同CV循环后(a) Co(OH)2和(b) CoHCF-2 h的LSV曲线。(c)不同KHCF添加量下CoZIF-A的LSV曲线。(d) OER的电压区间。CoHCF-A的(e) N 1s和(f) Fe 2p高分辨XPS能谱(截止电位:1.4 V vs. RHE)。(g)活化机理示意图。
图4 (a) LSV曲线和(b)Tafel斜率、10 mA cm-2时的过电位。(c) Ni(OH)2和NiHCF/Ni(OH)2的拉曼光谱。(d) NiHCF/Ni(OH)2在50、100、500和3000 CV循环后的拉曼光谱。50、100、500和3000 CV循环后NiHCF/Ni(OH)2的XPS高分辨率能谱:(e) N 1s、 (f) Ni 2p、 (g) Fe 2p、(h) Fe含量、(i) O 1s和 (j) O缺陷含量。
图5(a) 0、(b) 50、(c) 100、(d) 500和(e) 3000 CV循环后NiHCF/Ni(OH)2的SEM图像。(f) 3000 CV循环后NiHCF/Ni(OH)2的TEM图像。
图6 (a) NiHCF/Ni(OH)2-A、Ni(OH)2和NF的LSV极化曲线。(b) NiHCF/Ni(OH)2-A和Ni(OH)2的Tafel斜率。(c) NiHCF/Ni(OH)2-A的法拉第效率。NiHCF/Ni(OH)2-A和Ni(OH)2的(d)电化学活性面积和(e) 归一化极化曲线。NiHCF/Ni(OH)2-A在i-t前后的极化曲线(f)和i-t曲线(g)。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PBAs预催化剂的电化学重构行为和活化机理,并构建了高催化活性的NiHCF/Ni(OH)2-A析氧反应电极。在OER测试过程中,PBAs预催化剂原位转化为M(O)OH。被刻蚀的亚铁氰根配体在OER电位前与M(O)OH重新配位,然后在OER电位下再次被蚀刻。重复的配位/蚀刻过程不断诱导电化学重构并增加缺陷浓度。同时,少量Fe被释放在M(O)OH基体中实现了原位Fe掺杂。重构后获得具有丰富缺陷结构的Fe掺杂催化剂,表现出显著提升的OER催化活性。以此机理为基础,设计和构建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NiHCF/Ni(OH)2催化剂。电化学活化后,NiHCF/Ni(OH)2催化剂10 mA cm-2时的过电位降低了127 mV,仅为227 mV。并且,该催化剂在13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这项工作不仅为理解PBAs和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活化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高效OER催化剂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新的策略。
5、作者简介>>
王建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效能量存储(锂/钠/锌二次电池、电容器)与转换(电催化、光电催化)材料与器件的设计构筑及其应用研究。迄今在Prog. Mater. Sci, Energy Environ.Sci., Mater. Today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9000。
期刊介绍 | Introduction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文)》(ISSN 3005-3315)创刊于2023年9月,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平台SciOpen发行,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通过开放获取(Open Access)方式面向全球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由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担任创刊主编,首期已正式出版。
关注领域 | Scope
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包括但不限于:
❖ 二次电池
❖ 太阳能电池
❖ 燃料电池
❖ 液流电池
❖ 超级电容器
❖ 安全评估
❖ 电池回收
❖ 材料表征和结构解析
❖ 碳足迹和碳税负等主题
Promote materials research Strengthen devices application Dri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引领能源创新促进材料研究加强器件应用
推动低碳发展
期刊特色 | Why publish with us
High-quality and rapid peer-review | 审稿周期短, 2~3周
Fast publication | 快速出版, 接收即可分配DOI号在线预发表
Fully Open Access | 开放获取
APC covered by the publisher | 免费发表
Promote your article worldwide | 全球自媒体和新媒体宣传
Chance for the Best Paper Award | 最佳论文奖
文章类型 | Paper types
综述|Review
In-depth summaries of representative resul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5-10 years in selected topics based on o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expertise of the authors.
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
Original reports covering important results in any area of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评论|Communication
Feature exciting research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观点|Perspective/Highlight
Comment on topical issues or express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s in related fields.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期刊网址: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5-3315
投稿平台: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emd
邮箱:energymaterdev@tup.tsinghua.edu.c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