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尔尼诺期地震形成机制
——以2004年苏门达腊-安达曼大地震为例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rock6783@126.com)
今年,中国遭遇到50年一遇的冰冻,说明今年是一个强烈的拉尼娜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期,分别与地球的膨胀和收缩期对应。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期,由于地球的膨胀或收缩加剧,都会形成较大的地震。但厄尔尼诺年地震和拉尼娜年的地震,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地震。有的区域的地震,主要在厄尔尼诺年发生(如安达曼岛弧),有的区域的地震,只能在拉尼娜年发生(如川西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已经发生了,那么,随着本次拉尼娜年的结束,跟着就会是下一轮厄尔尼诺年。在下一个厄尔尼诺年,就地震预防方面,我们有哪此值得做?下面,我们以上一次厄尔尼诺年本世纪最大的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安达曼大地震为例来具体分析厄尔尼诺期地震形成的机制。
印度洋,位于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安达曼岛弧、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之间。通过卫星测量的地震大地水准面可知,在印度半岛最南端附近,印度洋有一个明显的大地水准面负异常(重力正异常)(Mörner, 2000)。青藏高原,是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的地槽,由于大量比重较轻的沉积物沉积于这个地槽,达
2004年,是1998年后又一个厄尔尼诺年(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今冬我国气温偏高,2004),十月份,美国就已发出厄尔尼诺的预警报告。厄尔尼诺年的形成,是因北极区域冰川的消融受阻,冰后反弹受阻。在南极冰川形成后的均衡调整作用和北极区域冰后反弹受阻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两极挤压地球,地球质量向赤道转移,赤道区域膨胀,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安达曼岛弧,刚好位于赤道附近,赤道区域的膨胀,增加地球岩石圈断裂的机会,加大应变能的积累,为大地震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因为厄尔尼诺年的大质量向赤道区域的转移,是由于北极区域冰川消融受阻或冰雪等质量增加造成(Blewitt, 2001)。而冰雪量增加最大时,往往是冬季。地球的大陆主要分布北半球,这又为北半球冰雪在冬季增加提供了机会。所以,每当厄尔尼诺发生时,都是圣诞节前后开始加重。所以,安达曼大地震要发生,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像1983年、1998年、2004年这些年份是最有可能发生安达曼大地震的年份。但1983年、1998年等年份,可能地震的应变能积累得还不够,所以,没有来得及造成大地震的发生。在厄尔尼诺年,最有可能发生的时间是在冬季,是在厄尔尼诺开始加重或最为严重的时期。所以,12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最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时期。若地震应变能积累接近临界点,则有可能在较早的月份的农历初一或十五发生;若应变能积累离临界点较远,则有可能在较晚的月份发生;若过了该厄尔尼诺年,叠加上外星体的引力,仍难超过临界点,则只有等下一个厄尔尼诺年了。
具体造成
所以,综合来看,安达曼大地震是地球形变、外星引力叠加、地球均衡调整、板块运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综合结果。
若人类能准确测定安达曼岛弧两侧的水平距离变化和该岛弧重力异常变化的情况,人类是可以准确测定大地震发生的地点的。若人类通过测定水平距离和重力变化,能计算出应变能的积累及该区域岩石圈的抗断裂能力,根据外星体对地球引力、地球形变、板块移动等资料进行综合,是有可能较准确地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和震级的。
参考文献
冬至:瑞雪染白半个中国.
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 今冬我国气温偏高.
Abuodha P. A. Sea level changes on the Kenyan coast during the Quaternary period. International
Blewitt G., Lavallée D., Clarke P., Nurutdinov K. A New Global Mode of Earth Deformation: Seasonal Cycle Detected. Science, 2001, 294: 2342-2345
Kench P. S.,
Lay T., Kanamori H., Ammon C. J., et. al. The Grea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of 26 December 2004. Science, 2005,308: 1127-1133
Mörner N.-A. Sea level changes in the
Mörner N.-A., Tooley M., Possnert G.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of the
Woodworth. P. L. Have there been large recent sea level changes in the
各位若想了解这方面有关的详细情况,请各位参见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2007年5月版的《地球科学原理》(28.00元)一书。也可以在以下网址找到有关这本书的部分相关内容: http://159.226.26.14/blog/user_index1.aspx?userid=3534
注:本文摘于廖永岩著《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