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时间管理(52):常见问题及解答之奋斗精神
张宇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本期主题:奋斗精神
主题解读: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奋斗的民族,这种精神可以说贯穿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也贯穿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之中。培养本科生的奋斗精神是大学期间教育的一个主要导向之一。如何切实地引导本科生将奋斗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是一个颇有价值的议题。另外,奋斗精神的培养对本科生人格的塑造以及后续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关注。
常见问题1:何为奋斗?奋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笔者解答:简而言之,奋斗是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过程,其中必然充满艰辛也有收获时刻的极致快乐。
首先,奋斗是艰辛的,需要极大的努力。值得奋斗之事通常具有很大的挑战,难度也极大,失败的风险自然也很高。在部分情况下,甚至于是人们所公认的“不可为之事”,当然也不会被外界所看好。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很难反而更需要有人去做,需要有那么一批人为之而努力,否则这个短板则永远无法补上。从这个视角而言,奋斗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信念。
其次,奋斗者是孤独的。因为风险很高且投入极大,周围的大部分人可能会望而却步,真正愿意投身的人自然很少。这就意味着奋斗者很多时候需要独自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是巨大的。
最后,奋斗需要长期的坚持。大部分价值极大的事情并不会在一两年内有所起色,甚至在五至十年左右也只是初步崭露头角。这就意味着,在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时期,奋斗者必须淡泊名利,看淡一切短期的各种奖励,要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学会坚忍。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看,从历史的视角下审视,最近十年至二十年,那些真正地带来颠覆性的理念和技术相信绝大部分都是由这些孜孜不倦探索的奋斗者所贡献的。简单的事情容易做但终究意义有限。从这个角度而言,能够找到一个价值极大、极富挑战的事情去努力本身便是一种奋斗者独自享受的人生中的极致幸福。
常见问题2:怎么样的一种精神和力量支撑了一个人为之奋斗?
笔者解答:奋斗者大体具备这样的一些共性特征。
首先,强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于对自己拟从事事业、方向及其价值的长期、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充分地了解和论证了各种可行的方案,从而形成了一套非常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其次,内心强大。在奋斗者眼里,更加关注个人精神世界的维护,对于物质世界反而看得很淡,远离名利,甚至于这些并不在其眼界之中。如果讨论起来其感兴趣的问题,这些可爱的人可能可以滔滔不绝地介绍一整天。但是,如果只是一般的聚会或者缺少深度的讨论,反而可能一言不发。
最后,极致的时间管理。正如武林高手过招时讲究的是一招一式的细微探寻,奋斗者对于时间一般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从而能够将个人的主要精力用于自己最为珍视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喜欢周末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整天地进行科学探索,部分知名学者甚至于住在办公室中以节约时间。这些都是奋斗的具体体现和践行。
常见问题3:对于本科生而言,奋斗精神具有怎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笔者解答:笔者的几点建议如下。
首先,少些盲从。对于别人的观点和建议,不妨自己多动脑思考,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只是简单的盲从或者模仿是很难在领域中有所成就的。如果没有通过思考和探索牢固地建立个人的观点,为之奋斗必然是奢谈。
其次,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先把手头之事做好,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习和基本知识牢固地掌握。奋斗精神本身的训练并不需要拿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进行,可以从这些日常课程的学习和对待学业的态度着手,这本身便是一种随时可及的训练渠道和方式。
最后,勇于探索。不要总是生活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舒适区之中,尝试去看一看不同的人生和观点,做一些自己尚不能及之事,给自己设定一些挑战,并切实地去努力践行。不管结果如何,通过这些做事的过程保持自己思维上的活跃,以及对于新事物、新想法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做出创新性的工作或者提出与众不同的思路和想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