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2022-2023学年第七期“至善超群”学术沙龙

已有 956 次阅读 2023-6-4 15: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2-2023学年第七期“至善超群”学术沙龙

时间:2023年5月19日

地点:银杏楼210会议室

主持人:熊乐天

汇报人:徐成源、李冰、熊乐天

记录人:熊乐天

2022-2023学年第七期“至善超群”学术沙龙于5月19日晚在银杏楼210会议室进行。本次沙龙由熊乐天同学主持,徐成源、李冰同学作汇报,张善超老师点评总结。

一、理论快线——奥苏贝尔动机理论

本期沙龙熊乐天同学介绍了奥苏贝尔动机理论,从理论内容、提出背景、运用建议等方面做汇报。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奥苏贝尔认为动机由三种内驱力构成,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其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就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而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奥苏贝尔认为,动机能够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学习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潜能而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进而有效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动机会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由于动机并不参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动机可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和“持久性”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潜能来提高新获得意义的清晰性和巩固性.此外,动机还能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动机过强,使本来可以提取的知识提取不了(回忆不起来),考试时由于动机过强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水平发挥;反之,动机过弱易使学习者神经系统全部潜力难以调动,进而减弱对已有知识的提取。

  在运用方向上,熊乐天认为这一理论不仅能够用于解释某些教育现象,还能用于教学主体投入或教育政策在推动落实上实践路径的创新,从“动机”这一视角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

二、文献研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信仰认知研究

研读文献是形塑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期沙龙徐成源同学分享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信仰认知研究》一文,结合论文结构、文本分析、学习借鉴等角度,从克氏信仰认知的缘起、信仰的至高境界、对宗教和信仰的认知、对克氏信仰认知理论的评价四个方面分享个人思考及心得感悟。

克氏信仰认知的缘起既有时代背景的因素,更受到克氏成长经历的影响,他认为信仰的至高境界包含真我、洞见、自由与爱。其中,真我与自我有着不同的价值意蕴,也不存在完全对立的关系。“自我”主要指意识中心的我,真我是指空性的、真实的我,自我是个体各种记忆、经验、概念、结论的集合,而“真我”则更侧重于个体的“内部”意识,被自我蒙蔽,所思所想为掺杂了世俗影响的自我的意识。基于此,可知个体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真我与自我,其中“世俗”对两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精神权威的约束及后天意识两者上。克氏认为,人的思想会不自觉的受到精神权威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而批判外部精神权威作用于人的意识里所形成的内部精神权威,而自我感就是当外界作用于人的思想束缚构建了人的“意识”时中心的感受。想要消除自我感,只要保持思维的觉性,那么自我感便会荡然无存。也就是说,消除自我感不需要人主动地去寻找自我,而是要去感悟觉性的思维,去感悟真我的洞见,当感受到真我的瞬间,自我感就必然消除了。在围绕信仰与洞见进行汇报时,徐成源指出,克氏认为意识会形成突显出中心的“自我感”,存在于“觉性海洋”的外围,人的意识会受到经验和历史的影响,是外界精神权威在人的内心残留的产物。而“人生维度”正是对“瞬时维度”的一种现实拓展,人一生总是面临无数问题,并不停地尝试解决问题,以消除其影响。基于此,克氏认为事物皆有其自身的因果,应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应对,任何主动的干预都会蒙蔽其本身的因果;人若具备由内向外产生洞见的习性,直观事物的因果,那么其问题便自然会迎刃而解。对这一观点解释,可认为只有当观者与被观之物毫无界分时,二者才会产生彻底的关系;脱离了观与被观的二元对立,才能了解联结与关系的含义。同时,脱离这种身份的联结是一种本质因果的坦白呈现,也是真我对真我的直接体验。随即,徐成源介绍了“传承维度”“真我的自由”“信仰的自由”等概念。其中,克氏所指的信仰即为自由,这种信仰不以自由为终点,而是以自由为起点的无目的性的自由,他认为消除世俗的信仰,纯粹地释放自我,才是真正的信仰的自由,人们对于世俗信仰的追寻,是出自于内心的恐惧,试图用信仰逃避内心的空虚无依。

在讨论“信仰与爱”时,克氏认为爱来源于真我,爱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依附于事物,又被玄妙地与人相接,爱是一种由真我所产生的能量,既不是人的思想也不是思维,爱因人的思想、行动而附着于万事万物,赋予事物爱的属性。其中,冥想是爱的活动,是人体会爱的方式,冥想的过程就是放空自我、让思绪随性散发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怖”则泛指害怕、内心的恐惧,是一种内向收缩的能量,大部分的恐惧来自于迷惑,当人们处于迷惑时,所做的事情只会增加更多的迷惑,迷惑可以理解为一种未知,当你试图去了解这些未知,将这些未知全都解除掉时,个体的所作所为都只会带来更多的未知,个体的作为是不可行的。但是当个体明白其作为是不可行的,且不再带有消除迷惑的目的性时,个体就脱身于迷惑之外了,也就远离了恐惧。

徐成源随即结合克氏的宗教信仰认知、对宗教的批判、克氏的宗教信仰渊源、从宗教中看克氏的信仰认知等板块来展开分析,强调宗教信仰注重瞬时的觉悟,要首先认清真我,然后进行超然于外物的修行,真我是不用识的、不用明的,当持着认识本心的念头时,便已失败了,而真我状态仅仅是世人更值得拥有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得以坚守本心,意味着人只有先读懂了自己,才能真正地去领略世界。

徐成源指出,结合文献对克氏理论影响及价值所述进行分析,克氏理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包括对自我的确认,即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质社会中,对精神的修养关注不足,不断发掘探索自身,让自己的思维进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外界社会;对宗教组织的警惕,即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内心的追求,每个人所追求的真理都不一样,自然也就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信仰,超脱意识的束缚,去看清自己真正的信仰,那个永恒的存于个体自身心中沉睡的信仰,那个生命力仅来源于个体自身的信仰,盲目地信奉是对真我的否定,理性对待宗教是世人对真我最直接的了解。

三、论文讨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列研究

本次沙龙第三环节为论文修改意见讨论,师门学生审阅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张老师作点评总结。在《从困局到破局: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依赖与可能方案》一文撰写上,徐成源从文本措辞、论述表达、逻辑呈现等方面给出建议,尤其在字词斟酌上给出了详细清晰的建议,鼓励李冰完善已有表述,进一步提升文本的表达力与逻辑性。针对《从困局到破局: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依赖与可能方案》一文,熊乐天认为文本还能从“增加过渡性语句与理解性语句”“案例援引需分类后插入”“参考文献引用格式需校对”等方面细化、优化,注重论文呈现的条理性与段落字句间的过渡性,进而提高文本的可读性,方便读者清晰地掌握本文的基本框架与论述观点等。张老师总结发言,认为本文相较上一版已有较为显著的进步,但仍有诸如“案例援引的特征性不足”“问题聚焦分析力度不够”“理论框架解释不到位”等完善空间,需要不断打磨改进。此外,张老师与在座同学就《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消解路径》一文撰写给出了修改建议。徐成源和李冰主要针对选词用字、语句表述、过渡连接词等方面进行建议,认为文章的口语化衔接词可适度删减增强文本的学理性,张老师认为个别段落在剖析问题上没有针对性,未能彰显出深度思考的分析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引用的篇幅,规范已有的理解性表述。

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一是多看理论只是一步,最主要的是学会和大师对话,理解理论的精髓,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反思、打磨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要针对自己研究的假设、理论去思考,只有思考清楚后,多打磨才能写出好的论文。最后,他叮嘱同学们要利用好在校宝贵时间,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26636-1390511.html

上一篇:至善超群第六次沙龙记录
下一篇:至善超群第八次沙龙记录
收藏 IP: 211.142.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