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Applied Sciences 2021最佳论文奖:光学、机器人、电子栏目获奖结果公布 | MDPI Awards

已有 1182 次阅读 2023-9-4 17:03 |个人分类:编辑荐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为了感谢广大作者对期刊的支持,并鼓励和宣传相关领域高质量的学术研究,Applied Sciences 特为多个学术栏目 (“光学与激光”、“机器人与自动化”、“电子与通信”) 设立了最佳论文奖 (2021 Best Paper Award in Section “Optics and Lasers”、“Robotics and Automation”、”Electrical,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根据文章的科学严谨性、对相关领域的贡献度,以及新颖性等评估指标,该奖项评选出了2021年发表在 Applied Sciences 期刊3个栏目中的高质量学术文章。在此,我们谨代表评审委员会和编辑部对以下获奖团队表示祝贺。

Optics and Lasers (光与激光) 栏目

本栏目涵盖光学和激光领域的最先进技术,包括非线性光学,如高次谐波、拉曼、混波、多光子电离,以及该领域的其它基本现象,关注有关光学设备的基本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例如光子晶体光纤和用于制造新型光学系统的微型光学器件。此外,具有独特性能的激光器,例如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或促进大型激光系统也将受到关注。

获奖文章 01

Trends in Performance Limits of the HOT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热红外光电探测器性能极限的趋势

Antoni Rogalski et al.

https://www.mdpi.com/951702

文章亮点:

(1) SWIR 和 MWIR 二维材料和 CQD 光电探测器在热成像相机中的制备取得了长足进展,PbS CQD 光探测器成为了具备多色灵敏度和探测性的有潜力的候选者。

(2) 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在商业化前景方面存在挑战,需要与现有光子和电子平台进行大规模集成,同时要求高可操作性、空间均匀性、时间稳定性和可负担性。

(3) 尽管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但由于响应时间慢而受到限制,与长期发展的 HgCdTe 光电二极管竞争面临困难。在 HgCdTe 技术中,低掺杂浓度是实现热性能极限的关键。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Rogalski, A.; Martyniuk, P.; Kopytko, M.; Hu, W. Trends in Performance Limits of the HOT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Appl. Sci. 2021, 11, 501.

获奖文章 02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THz Pulsed Imaging System: Point Spread Function, Broadband THz Beam Visualiz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太赫兹脉冲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估:点扩散函数、宽带太赫兹波束可视化和图像重建

Marta Di Fabrizio et al.

https://www.mdpi.com/953840

文章亮点:

(1)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 (Photoconductive Antenna, PCA) 的太赫兹-TDS 系统,对其光谱范围、发射和空间分辨率进行了评估。

(2) 采用孔和刀刃两种方法重建了太赫兹光束的一维和三维轮廓,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3) 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的分辨率测试方法,证明系统在0.5-2.5 THz频率范围内可实现对小尺寸物体的空间分辨,1 THz时的分辨率为0.7 mm,并通过实验展示了太赫兹图像质量的显著改善。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Di Fabrizio, M.; D’Arco, A.; Mou, S.; Palumbo, L.; Petrarca, M.; Lupi, 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THz Pulsed Imaging System: Point Spread Function, Broadband THz Beam Visualiz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Appl. Sci. 2021, 11, 562.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机器人与自动化) 栏目

获奖文章 01

Inerti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n Robotics: A Survey

机器人中的惯性参数辨识:综述

Quentin Leboutet et al.

https://www.mdpi.com/1102816

文章亮点:

(1) 本文评估了固定基机器人系统中最流行的惯性参数识别方法,并在自主开发的框架 BIRDy 中进行了实验评估。

(2) 使用 BIRDy 对 Staubli TX40 和 Mitsubishi RV2SQ 两种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和实验,考察了控制架构、采样频率和摩擦模型等因素对识别性能的影响。

(3) 结果提供了关于不同识别方法在特定实验环境下适用性的定量论证,并为未来的工作拓展到物理一致的参数识别算法和扩展到并行和浮动基座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了指导方针。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Leboutet, Q.; Roux, J.; Janot, A.; Guadarrama-Olvera, J.R.; Cheng, G. Inerti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n Robotics: A Survey. Appl. Sci. 2021, 11, 4303. 

获奖文章 02

Digital Twin for Designing and Reconfiguring Human–Robot Collaborative Assembly Lines

基于数字孪生的人机协同装配线设计与重构

Niki Kousi et al.

https://www.mdpi.com/1114350

文章亮点:

(1) 讨论了基于数字孪生 (Digital Twin, DT) 的柔性生产系统设计与再设计,在布局和任务计划方面生成最佳配置,实现了动态重新分配任务和实时调整机器人行为。

(2) 在汽车行业的案例研究中部署和验证了基于 DT 的系统,通过引入移动机器人协助操作员组装车辆前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量化分析证明该系统能够更快地适应意外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中断,未来的工作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技术准备水平,加强数字模型和决策工具的集成,并扩展到包括工厂内部物流操作的建模和规划。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Kousi, N.; Gkournelos, C.; Aivaliotis, S.; Lotsaris, K.; Bavelos, A.C.; Baris, P.; Michalos, G.; Makris, S. Digital Twin for Designing and Reconfiguring Human–Robot Collaborative Assembly Lines. Appl. Sci. 2021, 11, 4620.

Electrical,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电子与通信) 栏目

本栏目涵盖电气工程 (电机和驱动、监测、控制、电能质量、微电网、可再生能源收集)、电子工程 (天线和无线电传播、电磁兼容性、微波、雷达和声纳导航) 和通信工程 (车联网、物联网、网络技术、无线网络) 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同时关注基础的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  

获奖文章 01

Machine Learning for Design Optim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用于电磁器件设计优化的机器学习:最新发展与未来方向

Yanbin Li et al.

https://www.mdpi.com/995246

文章亮点:

(1)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和 DL (Deep Learning) 等机器学习算法在电磁器件性能预测中表现出准确性,能够预测扭矩、效率、磁场和温度等关键指标。

(2) 电磁器件设计优化面临高性能要求、高寿命可靠性、高鲁棒性以及制造质量和灵活性等挑战,但机器学习算法和数字孪生等现代技术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机会。

(3) 云服务和数字孪生等研究方向有望实现考虑寿命性能和可靠性控制的电磁器件智能设计与制造,为电磁器件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Li, Y.; Lei, G.; Bramerdorfer, G.; Peng, S.; Sun, X.; Zhu, J. Machine Learning for Design Optim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ppl. Sci. 2021, 11, 1627. 

获奖文章 02

Real-Time Extensive Livestock Monitoring Using LPWAN Smart Wearable and Infrastructure

使用 LPWAN 智能可穿戴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广泛的牲畜监测

Roberto Casas et al.

https://www.mdpi.com/978824

文章亮点:

(1) 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各行业的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2) 通信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对于成功实施这些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3) 通过开发动物可穿戴设备,可以解决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实现对牲畜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原文出自 Applied Sciences 期刊

Casas, R.; Hermosa, A.; Marco, Á.; Blanco, T.; Zarazaga-Soria, F.J. Real-Time Extensive Livestock Monitoring Using LPWAN Smart Wearable and Infrastructure. Appl. Sci. 2021, 11, 1240.

Applied Sciences 期刊介绍

主编:Takayoshi Kobayashi,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Japan

期刊主题涵盖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工程、环境和地球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2022 Impact Factor:2.7

2022 CiteScore:4.5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9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01450.html

上一篇: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基于可疑电路块划分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 | MDPI Electronics
下一篇:2023 年 Nanomaterials 期刊奖项速览 | MDPI Awards
收藏 IP: 116.21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