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是消费者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链年总产值超过 4000 亿元。由于缺乏小龙虾优良品种/系,“五月瘟”等病害严重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良种是农业的“芯片”,培育小龙虾良种是解决其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的技术攻关重点。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的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白旭峰教授团队在 Aquaculture Journal 期刊发表了文章,介绍了小龙虾抗应激、抗病品系—“华赤珍 1 号”,该项研究对小龙虾良种选育突破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 1. “华赤珍 1 号”选育技术路线图,(MAS,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研究过程与结果
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 3 个免疫基因 R、ALF 与 crustin2 (分别编码 Toll-like receptor、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antimicrobial peptide) 在我国小龙虾种质资源中存在遗传变异,并鉴定了它们的抗病优异单倍型组合 (Ren et al. 2022. Robust strategy fo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breeding in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122: 57-66, https://doi.org/10.1016/j.fsi.2022.01.032; 选育分子标记授权专利号 ZL202110792139.4)。本文在选育了生长快、个体大的小龙虾 F3 品系基础上,筛选具有免疫基因 R、ALF 与 crustin2 优异单倍型的小龙虾作亲本,通过杂交繁育获得 F1 代 (选育组)(图 1)。分别对选育组与未选组 (养殖群体) 的基因型、抗应激与抗病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未选组,选育组青虾的优异单倍型占比显著升高 (p<0.01) (图 2),在运输、变温与离水干燥应激后 8 天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了约 60% (p<0.01),在病原微生物 (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或白斑综合征病毒) 感染 2 天内死亡率显著降低了约 20% (p<0.01) (图 2)。上述结果表明:该小龙虾选育品系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与抗病潜力,将其命名为“华赤珍1号”。此外,文中报道上述基因的杂合基因型也具有较强的抗应激与抗病性,该发现为小龙虾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2. 选育组 (Selected Group, SG) 与非选育组 (Unselected Group, USG) 虾的优异基因型及其抗病性比较分析。(AH:嗜水气单胞菌;VP:副溶血弧菌;WSSV:白斑综合征病毒)。
研究总结
目前,小龙虾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产区的省市。扩大其消费市场是牵引产业链发展、提升产值的根本途径。“鲜活”是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普遍需求。鲜活小龙虾带冰运输后,受变温等应激,3 天后死亡率极高,且存活虾的品质也不佳,严重制约了消费市场的扩大。此外,扩大消费市场,则会增加需求量;如何提高产量 (单产),将成为小龙虾养殖端亟待解决的问题。良种是产业链的“源头”,可驱动产业持续发展。该团队选育的小龙虾抗应激与抗病品系“华赤珍 1 号”将为解决上述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原文出自 Aquaculture Journal 期刊
Ren, X.; Xiong, L.; Tan, Y.; Liu, X.; Zhu, X.; Bai, X. Stres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Breed “Huachizhen-1”. Aquac. J. 2023, 3, 7-17.
Aquaculture Journal 期刊介绍
主编:Aires Oliva-Teles, Universidade do Porto, Portugal
期刊涵盖所有水产养殖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水生生物、水生环境、养殖产业和应用技术等。
Time to First Decision:1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45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9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