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的诞生和生长
1.社会诞生于个体、个体、群体之间的区分和合作。
2.在生命的本能架构、意识架构、智慧架构之上,个体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一部分个体以自我、家庭、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建构世界观念,一部分个体以群体、民族、国家为中心建构世界观念,一部分个体以整体、全部为本心来建构世界观念——以此引领、引导其他个体、群体——同时,群体之间的竞争和竞合、利大于弊的合作共享驱使个体、群体渐渐融合成现在的模样——直至未来的大同——当然,即使完善的教育之下,大部分个体依然会处于被动或者主动跟随的状态——个体只有在完整、独立、充分、自由的意识架构之上,才可以进入主动、主导状态,并且依然有选择性差异。
3.人类之所以可以区别于其他生命,是因为人类借助于意识和智慧,实现了人与自然、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实现了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实现了个体之间广泛的分工与合作。
4.在现代社会,个体之间的区分越来越脱离体能,而依赖于意识架构、智慧架构、价值取向、具体选择。在完善的治理架构之上,才可能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状态。
5.因为机械化、工业化、智能化,对于社会整体,年轻个体的体力劳动已经足够满足需要,年轻个体的体能退化之后,再转入社会必要辅助劳动更为合适。
6.教育体系实现了对于个体的培养和区分,辅以相对完善、合理的分配、引导,可以相对实现各尽所能的目标。
7.个体之间最大的差异性是男女,并牵涉个体生育和文明传承。
8.发达之后国家的人口问题源自社会化、工业化之上的人口的生、养、劳、得的分离和关系的失衡——个体劳动日益社会化,成就的是利益集团和极个别人,个体自然的生产本能绑定高额的养育成本之后被迫异化——分配不是为了成就和共享,而是为了长久的压榨和利用——社会应该将养育成本转移支付,并根据具体情况大力调整分配结构——一个蒙眼狂奔的、让太多人丢失掉舒适感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大可能成就大同架构。
9.创新的最为重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在(重大的)认知的突破、参与、引领之上,生产架构和治理架构的发展、进化、迭代、调整(治理架构更多成就的是个体的生活架构)。
10.西方模式中,一直是生产架构主导,治理架构跟随;东方模式下,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更为合理的治理架构主导,生产架构跟随——但是必须要融合进健康的思想言论出版的自由、创新失败的包容、对于社会的思维细胞(思想家和科学家)的特别的尊崇和成就(主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对于资本行政权力架构边界内涵的合理界定等等。
11.社会中的行政架构相当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只能、只适宜作一些应激性的反应和作为。
12.智慧、意识应该是社会进化的主导力量,西方治理模式下得到的生产与治理的关系结论有待商榷——西方自然科学方向的智慧、意识主导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架构,并推动了上层建筑的跟进、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