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少年的科学梦
今天去参加区里6-12年级(6-8年级相当于初中,9-12年级相当于高中)的科学工程成果展览会(scienceand engineering fair)。展览会在一个社区大学里进行,将展示包括来自公立和私立学校学生的200个作品。去年年末,各个学校已经分别评出了校范围的前三名,我的老板还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志愿做裁判。我这次也前往但当裁判,帮助区里选出晋级州竞赛的30个作品。
今天也算是见识了第二轮海选的过程。海选的裁判真是挺高规格的,除了博士,教授也占据相当的比重(我的一个committeemember竟然也来了), 还有各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坐在我对面就是环保部的一个负责人)。海选的程序是:每个裁判在两个小时内,按照5大类34小项共计50分的量化标准,分别对8个作品进行考查。作品是按照各裁判的专业领域分配的,有动物、环境、物理天文学、生化、化学、行为社会学、数学、医疗健康、微生物、植物、电脑和工程等12类。参赛学生将站在各自的展板前进行解说答疑。
1)下面是一个初中小朋友的作品,考察哪种纺织材料染色效果好。他将黑莓、菠菜和苜蓿种子剁碎,放在盐水里泡制成天然染料,再将棉、丝绸等八种材料浸入这三种染料,晾干,判断染色效果。
2) 这个老家来自澳大利亚的帅小伙,手工制作了7种屋顶(金属和石棉材质,深浅两种颜色),使用激光测温仪在中午测试屋顶和屋内温度,试图找到最适宜居住的屋顶。
3)这个小姑娘的父亲是水产系的教授,她测试了一种水藻对水中溶氧的影响。使用的还是YSI的溶氧仪。
4)下面是被选出前三甲的作品。
圆嘟嘟的胖脸小孩测试了从五个城市收集到的雨水的pH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唯一一个图里有误差线的小孩。
旁边的小伙侃侃而谈,这已经是他的第三年的实验了,测试biochar对有机油的吸附效果以及对一种小虾的危害。
5)这是我客串裁判的行为社会学组的一个作品,小女孩用两组实验测试左脑优先和右脑优先两组在视觉辨识上的区别。一组实验是让10-14岁的测试者辨识配有正确名字的动物图,对比试验是让同样的测试者辨识配有错误名字的动物图,检验左右脑图案辨识的正确度和速度。基于的假设是左脑优势者更善于逻辑推理,右脑优势者善于艺术音乐对图像辨识更敏感。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展板前展示了自己的科学笔记,认真的态度可见一斑。
孩子们如此认真,成人裁判就前三甲的讨论也可谓激烈。我所在的环境组,从11点一直讨论到饭点,就不分伯仲的两个作品各抒己见,直到评审委员会同意存在并列第一,各方才舒心地开始吃饭。
之前系里每周都会有一个seminar,要求毕业的硕士博士或者评上tenure的教职人员针对各自的成果做一个汇报。而每年的年初,会有连续几期特别的seminar:区里6-12年级的学生来做报告,硕士博士和教授来听他们讲,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给每个学生评分。这些学生都是经过两轮海选,晋级州级别的竞争的,给我们做报告算是之前的热身赛。他们的老师甚至家长都会陪同,而那些“小科学家们”都是正装打扮,像模像样。
我知道国内若干年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也会有相同的活动,竞争激烈程度可能更甚,不知道是不是只局限在体育音乐和奥数?孤陋寡闻,还请见谅。我想强调的是一种“社区共建”的氛围:发挥大学和科研部门的余热,建立各学阶之间的联系:初等教育是为了给高等教育输送人才,反过来高等教育的人才也可以为初等教育服务,良性循环。大学本科开始参与科研已经得到很多共识,那么初中高中是否可以尝试?当然尝试的前提还是“不增加孩子负担,不扼杀孩子天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