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光合色素吸收的光量子有4种可能的命运:
1)以热形式损失。(生物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即将特定区域的能量转化为更容易在环境中四处流动的能量,更利于能量在自然界的分布,利于自然界对能量均衡分布的需求,这是能流进化论(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9210-1359286.html)的创作依据之一)
2)光损失,即激发能量以荧光的形式再现。这也是由于热力学的原因所致,因为荧光光子的波长比激发光光子的波长长,具有的能量也就比激发的量子低(能流进化论认为,生物是自然界对能量均衡分布需求的产物,因而生物的价值是驱动自然界中能量分布的均衡,即将能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转化为能量相对较低的物质,将难以在环境中流动的能量转换为相对更容易在环境 中流动的能量等,在这里也有充分的体现)。
3)共振能传递。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在原来的吸光分子中一个光激发的e-返回到基态,发生量子的传递,将受体分子上的一个电子提升到高能态。由此可见,能量供体的变化是能量传递的第一步,或者说,能量供体的变化是能量流动的前因。
4)电子传递。由于光吸收而具有高能电子的激发态分子是一个很强的电子供体,这个激发态电子供体将高能电子传递给附近的电子受体。这一现象再次说明,能量供体(或者电子供体)的变化是电子传递的前因。
基于第3点和第4点的结果,对于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过程,是电子供体中质子的泵出驱动电子的传递?还是电子的传递驱动电子供体中质子的泵出?便一目了然了。基于能流进化论,作者认为是电子供体中质子的泵出驱动电子的传递,而不是化学渗透假说中所说的电子的传递驱动电子供体中质子的泵出。详情可翻阅前期博文,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9210-1310569.html。
参考文献: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发 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下册,第204-205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