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爸总问我《闽都行记》的第二篇《融合之道》什么时候写出来。我说没那么快,涉及中华民族起源和演化这个敏感复杂的重大科学问题,又想写得生动有趣、有文学性,要读很多文献,做很多研究,比原来想象的花时间。
今天老爸又问起《融合之道》写得如何了。我拿盖房子做比喻,告诉他写这篇科普作品的“工序”。
首先,我参考别人家的房子,画出一个自家房子的设计图。我参观福建博物院的常设展“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就是“参考别人家的房子”。那个展览介绍了古代福建如何融入华夏文化圈,如何开创辉煌的海洋文明。一个好展览应该有科普、教化和启发等多重作用。那个展览科普的知识陈旧,展示手段平淡,教化意味过重,让我怀疑它对参观者的启发作用。我不喜欢那个展览。
但是,那个展览激发我动手写一篇文章,更全面地介绍福建和中国北方人群互动融合的过程,包含史前的混血、历史初期的武力同化和宋以来的文化融合等三个不同的融合阶段。我还想在文章中提出一些新的科学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考。这些是我对“自家房子”的设计蓝图。
盖房子的第二步是打地基、做框架,建造房子的主体结构。构建科普作品的主体结构,是在一个主题下,按照内在的逻辑,将一系列靠谱的科学发现有机组合起来。科学论文浩如烟海,科学新闻层出不穷,阅读量极大;哪些算“靠谱”,考验作者的判断力。
然而,写作《融合之道》这篇文章,更大的挑战来自现有知识体系的空白过多,跨学科研究成果稀少。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描述融合过程,成了一个科研课题。比如,距今6万到1万年间,有哪些史前人群在福建这片土地上互动和融合?我找不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于是,写第一部分时,几乎每写一段,我都要看很多科学文献,研究一个前人没有提出的科学问题。在第四纪环境变迁的背景下,仔细理解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结合闽台两地的考古发现,做很多演绎推理,调动一些类比思维,得出一些初步的猜想。
盖房子的最后一步是内外部的装饰装修。地基、框架等结构再牢固扎实,那毕竟在地底下,在墙里面,看不见,摸不着,毛胚房也没法住人。而别致的造型吸引眼球,精致的装修让人舒适愉悦。科普作品当做文学作品来写,才能吸引大众,真正达到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甚至吸引公众投身科研创新的目的。用创意写作的手法,来创作科普作品的文字,就是盖房子的装饰装修。
我要在《闽都行记》中,尝试各种创意写作手法。比如安排多条线索,我的旅行是主线,我们家族在福建生活一两百年的经历是副线,洋人1980年代的中国游记是第二条副线。副线是主线的补充,起到丰富时空、补充细节和多重视角的作用。
我还要增加细节描绘,花心思写得生动,有故事性,有画面感。比如,关于混血,分子人类学家只说古DNA证据显示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曾经发生过混血。他们并不关心在没有婚姻制度、没有族群战争的5万年前,两个属于不同种群的人属群居动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种间混血。为了搞懂这个细节,我看了一些象群在迁徙途中会发生种间交配的文献。我还看了很多荒野生存的书,想要生动地描绘先民开拓闽北原始丛林的情形,更想推测原始人是沿海岸线迁徙存活的几率大,还是进入浆果很多的南亚热带丛林存活的几率大。
按照以上设想写出的科普作品,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科学创新和文学创作,我称之为“研究型创意科普写作”。我最大的野心,是在这种科普作品中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和假说,供后人参考,希望有科研条件的人帮我去验证。《闽都行记》是我第一次尝试研究型创意科普写作,而《融合之道》肯定是其中最难写的一篇。想达成的目标很高,想法很多,不知能实现多少,但我会朝着这些目标去努力。
写研究型创意科普作品,和做科研一样,没有捷径,很辛苦,也很有乐趣。理解知识,发现一大堆貌似遥远的事物之间存在重大联系,是一大乐趣。 科研和科普创作都具有不确定性,在文章写出来之前,不能肯定将写成什么样子;写好发表后,假如天时地利人和,获得关注,和同行同好交流,是另一大乐趣。
多看、多想、多写,乐趣就会源源不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