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ikit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nnikita

博文

2021年闽都行记之一:山海之间

已有 6536 次阅读 2021-5-20 22:51 |个人分类:科普游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1年闽都行记之一:山海之间

陈蕴真

 

2021年春节临近,从外省回乡过年。我家在福建福鼎,一座海滨小城,在闽浙边境上,离省会福州直线距离大约160公里。回家没几天,舌缘有点不舒服。正值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福鼎医院要求口腔科门诊患者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么麻烦,那不如去福州看病,那里的医院不需要这个证明,我还可以重游福州。


做了14年地理学研究,我很想尝试写科普游记。就从福州开始吧。

 

福建的海岸大都是基岩海岸,岸坡陡峭,岬湾曲折,拥有中国最曲折的海岸线。1980年代,我上小学时,和爸爸乘汽车去福州,走的是远离海岸线的104国道。天蒙蒙亮就出发,夕阳西下才能到。没完没了的盘山公路不知绕晕了多少乘客,吓退了多少外地的司机。现在遇山凿洞,逢海架桥,乘动车最快只需66分钟,就可以从福鼎到福州。

 

我带了一本书在动车上看,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一位美国作家搭火车旅行中国的游记。1986年索鲁搭火车从内蒙古入境,大同是他游玩的第一个城市。他参观大同机车厂,写道“早在公元600年,中国人就提出了第一个关于蒸汽机的设计。然而大同机车厂却是全世界最后一家还在制造蒸汽火车头的工厂。中国产的车头又黑又大,开起来呼哧呼哧的......”直到1993年,福州的列车北上,还靠这种蒸汽火车头牵引。呼哧呼哧地吐着烟雾,哐当哐当地轧过枕木,火车沿闽江河谷走走停停,穿过狭窄的福州平原,钻进鹫峰—戴云山脉的深切峡谷(图1)。每一次转弯前,火车都要鸣笛,非常响亮霸气。出峡谷,拐进闽江上游支流富屯溪的河谷后,要在南平的来舟站停车半小时,调换车头后才能继续北上或西去。来舟站,距海岸线180公里,如今一趟客运列车都没有,当时却是福建最大的列车编组站,比福州站还热闹。从福州去厦门,必须先乘火车到来舟,再转车去厦门。所有出省的火车,都要在来舟转车,换乘鹰厦线——福建唯一的出省铁路通道。

 

1-福建地形图.jpg

图1 福建地形图和2009年前的福建铁路干道

 

福建多山,俗话说“八山一水一分田”。丘陵和山地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仅沿海有一些小平原(图1)。假如李白翻过闽赣两省的分水岭——平均海拔一千米的武夷山脉后,发现前面还是延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山涧急流无法行舟,“海滨邹鲁”福州城还在直线距离500里外,肯定感慨“闽道难,难于上九天”。鹰厦线连接江西鹰潭和福建厦门,为对台备战而建。全长705公里,有600公里婉蜒于崇山峻岭和峡谷(图2)。全线有159座桥梁,47个隧道,最后还有5公里海堤出入厦门岛。鹰厦线1957年通车,1958年万炮轰金门,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


2-鹰厦铁路险峻的施工环境.jpeg

图2  鹰厦铁路险峻的施工环境,图片来自文献[1]

 

1990年我去厦门大学参加中学生化学奥赛夏令营时第一次乘火车,在来舟换乘鹰厦线去厦门。那趟蒸汽火车从鹰潭发车,跑完鹰厦线全程要28小时。车过弯道时,我总把头探到窗外。为了看清霸气的火车头,我不介意沾点车头飘过来的黑烟。车进隧道时,来不及放下车窗,浓烟就会涌进车厢。到厦门时我已经被熏得满脸煤灰,掏掏鼻孔,指头都是黑的。

 

三十年后我坐在封闭的空调列车上,呼吸着NK95口罩滤过的暖气,看了不到一百页书,电力机车就拉我跑了208公里。福州站到了。在站台上往医院打个电话,再次确认门诊患者不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乘公交车到福州西湖南门。午饭时间到了,先觅食,吃饱再玩。

 

南门对面不远有一条后曹巷,巷口有高高的拱门,起伏的白墙,墙头有灰色的仿古装饰。巷口的牌子介绍说“后曹巷”实为“后槽巷”,古人在这里喂马、浴马,用从西湖引入福州城的水。巷口有家福建小吃店“草本汤”,主打养生药膳。点了炒米粉和草本小肠汤。汤是深褐色的,作为菜汤品尝的话,味道一言难尽;作为中药汤喝的话,就是最好喝的药。草本汤用牛奶根、乌根、山苍子根、盐肤木根、石橄榄、金线莲、黄花金龟等我没听说过的草根熬制。

 

福建多山,气候湿热,植物种类繁多,蕴藏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家里有一本文革期间出版的《福建中草药(第一册)》,收录了400种药用植物。大部分我不认识。我认识的那些,列出的功用也是我根本想不到的。比如“蕹菜,别名空心菜。鲜全草捣烂绞汁2~4两,调蜂蜜服,可以治鼻出血。”在“海金沙”条目上,还有爸爸做的标注。海金沙是一种蕨类(图3),清热利水,对痢疾、湿热黄疸、尿道炎、牙龈溃烂等有疗效。1976年唐山大地震灾区急需大量海金沙,福建发动中小学生上山采集,寄往灾区。


我问爸爸为什么对中草药感兴趣,他说文革时被批斗,以为再也不能教书,要回家当农民了。福建沿海人多地少,务农养不活一家子,业余学点中医药知识,可以在乡下行医,补贴家用。

 

3-海金沙.jpeg

图3 海金沙的叶子 图片来自网络

 

吃过午饭,回到西湖南门。我来自省内低风险地区,持绿色健康码,扫码现场预约即可入园,很快捷。1986年美国作家索鲁坚持要独自乘火车深入中国的大西北旅行,铁路局硬是给他安排了一个随从方先生。他在《在中国大地上》中写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方先生都犹犹豫豫、畏畏缩缩地跟在我身后。当我注意到他在看我时,他会投来一个微笑,那永远是一种怯生生的微笑。”假如当年有今天的技术,我想铁路局会给洋人弄一个通行码。洋人到乌鲁木齐,通行码就变成无法通行的红码,到兰州变成部分通行的黄码,到广州变成随意通行的绿码。


小时候,爸爸带我来过西湖公园。我们的重点从来不是逛公园,而是去里面的大梦山动物园看大熊猫。今天我的重点是去里面的福建博物院。进南门后,通过堤桥上湖心岛,穿过湖心岛,再过石拱桥,十分钟就到湖对岸。湖对岸是一大群白色建筑。最东面是圆筒状的福建博物院自然馆,看上去像屋顶被台风刮跑的永定土楼(图4)。中间是高大的福建省美术馆,墙体厚重,平屋顶,屋顶拐角处盖了几个“小阁楼”。小阁楼的四角翘起,设计上借用了闽南民居的燕尾脊,却没有原型的灵动、精巧及和谐的比例(图5)。


4-福建博物院自然馆.jpg

图4 福建博物院自然馆建筑的永定土楼元素,图片来自网络

 

5-福建美术馆.jpg

图5 福建美术馆建筑的闽南民居燕尾脊元素,左图来自网络,右图由宋观辉拍摄

 

自然馆和美术馆之间是8米高的林则徐青铜像。这个林则徐比赵丹演的那个林则徐老很多,也魁梧很多。林则徐背手而立,没有戴帽、没穿朝服、没挂朝珠,穿着长衫,披风微微飘起,胡须也微微飘动。他略微前倾,双目有神,凝视前方,双唇紧闭,下颌微收,好像在思考什么。塑像设计简洁,含义明确,把林则徐革职后忧国忧民的情绪和凛然正气表现得很到位(图6)。不幸的是,青铜像很高,又黑乎乎的,除非光线充足、光位合适、眼力够好,否则你看不清艺术家精心刻画的脸部。


6-林则徐.jpeg

图6 林则徐青铜像,李维祀作品,照片来自diaosunet.com 

 

最西面一组建筑是福建博物院的主馆。主馆前的广场上有一根高大的柱子,顶部有一些暧昧的装饰。百度百科上说那是体现“闽”字内涵的图腾柱。传说古闽人以蛇为图腾;《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受此启发,我把柱子顶部的螺纹和圆球想象为三条盘着的蛇共顶一个带刺的大球。广场上还有一片大大的浮雕墙,墙上半隐半现的青铜方鼎、秦俑、编钟等,都在宣称福建文明的中原底色。还有一个醒目的古代指南针,呼应着广场地面的扩散水波纹,提醒你福建文明的海洋特色(图7)。主馆入口有一个“几”字型屋檐,显然是由福州民居的马鞍墙变形来的(图8)。


7-福建博物院.jpg

图7 福建博物院主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8-三坊七巷马鞍墙.jpg

图8 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没等你看到玻璃柜里的文物,这群身价2.7亿元的建筑已在一路对你自豪地嚷嚷:“一点没错,你到福建了!福建博物院欢迎你!”


福建博物院正在举办全球琥珀珍品展。这是该院精心打造的特展,一路走来都是它的广告。福建赏石文化很发达,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福建的地质地貌条件提供了丰富的赏石资源。福建地层除志留系、 中下泥盆统和下第三系缺失外,从元古界至第四系的都比较齐全;岩石类型复杂,全省三分之二面积有岩石出露;山水纵横,水流湍急,盛产有观赏价值的水冲石。


观赏石九龙璧产于九龙江水系,是距今1.63 亿年侏罗纪钙硅质热变质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透辉石和透闪石,坚硬如玉,浮雕肌理精彩纷呈,自然造型变幻奇崛,明代就被列为宫廷贡品。寿山石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的水田、溪野和岩层夹缝,也是侏罗纪的变质岩,由叶腊石等黏土矿物组成,刚柔适中,质地凝腻,色彩斑斓,是中国四大印章石之一。我老家仙游的木兰溪产蜡石。我们的老屋离木兰溪只有一里。假如爸爸小时候不要只顾抓鱼摸虾,经常在木兰溪河床的石头滩上翻翻,一定能找到黄蜡石。黄蜡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温润典雅、惟妙惟肖,漂亮的能卖大价钱。

 

福建也有琥珀矿,在漳浦县佛昙镇,产于中新世砂质泥岩和木化石。前不久科学家在漳浦琥珀中发现了1480万年前的瘿蚊和姬小蜂化石[2]。通过琥珀中包裹的生物可以推测物种进化历程,了解地质时期的气候和环境。我还没见过包裹古生物的琥珀,所以一进博物院,就直奔琥珀展。


在千余件地史时期的琥珀珍品中流连了近三个小时,离闭馆只有两个小时了,我才走入常设展览“福建古代文明之光”。我这个南蛮子的后代,觉得福建这个南蛮之地不算文物大省,看这个展览花不了多久。(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张贵锋, 张卫东等. 2019. 闽道不再难:70年福建铁路变迁. https://www.sohu.com/a/324578527_313745

[2]李义杰.2019.福建漳浦中新世琥珀中的两种昆虫化石[D]. 兰州: 兰州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06-1287509.html

上一篇:琥珀:地史的吉光片羽
下一篇:科普是什么?
收藏 IP: 117.136.45.*| 热度|

7 刁承泰 杨卫东 姚卫建 尤明庆 史晓雷 张鹰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