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奇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经典热力学也称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的准静态过程的自发性; 它是真实热力学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博文

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通式

已有 9348 次阅读 2022-5-29 17:4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化学动力学认为反应物总是经过若干个简单的反应步骤,最后才能转化为产物分子. 按照化学反应实现步骤的数目差异,将化学反应分为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两大类.  浓度对基元反应或非基元反应速率的影响呈现规律不同.

  1.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也称元反应,是指反应物一步变成生成物,没有任何中间步骤发生或中间产物生成.

    浓度对元反应速率的影响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1.1 质量作用定律

       假设反应“aA(g)+bB(g)+…→cC(g)+dD(g)+…“  为元反应,则该(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可表示为: (1)

      式(1)称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其应用前提是元反应.

      式(1)显示元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与生成物浓度无关; 另需明确式(1)仅是判定元反应的必要条件.

       例:对于反应H2(g)+I2g)→2HI(g),实验测定该反应速率为v=k·c(H2c(I2),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目前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可能如下[1]

       ①I2+M0→I· +I· +M0      k1

       ②I· +I· +M0→I2+M0      k-1

       ③H2+I· +I· →HI+HI     (k2

        k1k-1k2分别为上述反应的速率常数,并且反应①、②互为逆反应.

        假设k1k-1>>k2, 即系统满足“快平衡+慢反应”, 此时可采用平衡态近似法推导其速率方程.

        依题:k1/(k-1)=c2(I·)·c(M0)/[c(I2c(M0)]        (2)

        由式(2)可得:c2(I·)=k1·[c(I2)·c(M0)]/[(k-1c(M0)]      (3)

        另:v=k2·c(H2c2(I·)         (4)

        将式(3)代入式(4)可得:

         v=k2·c(H2)·k1·[c(I2)·c(M0)]/[(k-1c(M0)]    (5)

        同一系统,c(M0)≡a·c(M0),整理式(5)可得:

        v=[a·k2·k1/(k-1)]·c(H2)·c(I2)=k·c(H2c(I2)    (6)

        式(6)中k=a·k2·k1/(k-1).

        由上可知,尽管反应H2(g)+I2g)→2HI(g)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v=k·c(H2c(I2)]符合质量作用定律,该反应仍为非元反应.

 2. 非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也称非元反应,是指反应经若干中间步骤,最终才能变成产物. 非元反应机理中的每一反应步骤,均被规定为元反应.

 1.2 浓度对非元反应速率的影响

       假设反应“aA(g)+bB(g)+…→cC(g)+dD(g)+…“  为非元反应,浓度对非元反应速率的影响有类似质量作用定律的表示式,具体如下: (7)

       式(7)为非元反应速率方程通式; 式(7)中A、B、C、D的反应级数xyzo均需由实验测定;同时式(7)显示非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有关.

 3. 结论

 ⑴ 非元反应“aA(g)+bB(g)+…→cC(g)+dD(g)+…“速率方程通式为

    

 ⑵ 质量作用定律是判定元反应的必要条件;

 ⑶ 非元反应机理中的每一反应步骤,均被规定为元反应.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5: 5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4471-1340724.html

上一篇:Arrhenius 方程与活化能
下一篇:平衡态热力学热量与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热量
收藏 IP: 27.19.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