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heng1987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heng198704

博文

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的赵括 III

已有 2461 次阅读 2022-2-1 19:4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长平之战本来应该是秦国蚕食关东诸国的一场普通战役。彼时的秦国尽管国力显著超过其他国家,但尚不具备消灭一个国家的实力。秦国的战略就是有步骤地通过战争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就是所谓的蚕食。在长平之战爆发的前两年,白起已经攻下韩国的野王地区,使韩国的上党郡彻底成为孤岛。眼看上党唾手可得,谁知因为秦国在蚕食关东诸国过程中表现的过于无耻,毫无信义,上党军民不愿投降秦国,而改为投靠赵国。赵国竟然敢于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这说明赵国君臣是有与秦国打一场战役的心理准备的。但从赵国的应对来看,赵国并没有为这场战役真正做好准备。

      白起攻占野王之后,王龁接着攻占上党,在长平与廉颇指挥的赵军对峙,并在战斗中多次击败赵军。军事斗争不利,赵国该怎么办?赵国的重臣由两种意见,一是与秦国媾和,一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作战。结果赵王选择派身份贵重的使者到秦国讲和,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赵国的重臣荀卿说,讲不讲和,主动权在秦国。赵国派身份贵重的使者到秦国媾和,秦国一定会广而告之。其他国家看到赵国要与秦国媾和,不再有可能与赵国联合抗秦。这是赵国在外交上失策。

       公元前262年白起指挥了攻占野王的战役,但白起本人并没有指挥攻占上党的战役,开始与赵军在长平对峙的也不是白起。博主在前面提到,长平之战爆发时,白起的年龄在60岁左右。常年征战,白起的健康状况此时应该是有问题的。随着秦赵两国在长平前线兵力逐步增加,秦国方面应该萌生了借此机会灭掉赵国的念头,使得战争性质悄然发生了变化,而赵国上下似乎并没有这个觉悟,这是赵国军事判断的基本失误。因为有了更大的目标,秦国为长平之战开始了全面动员:首先是在赵国散布流言,有针对性地令赵王派年轻气盛的赵括接替了老成持重的廉颇。这一诡计能够得逞,与秦国在邯郸的情报机关的有力工作密不可分。其次是秘密派遣白起到长平前线指挥。为此,秦国此前肯定大事宣扬了白起病重不起的消息,给赵国君臣以白起不可能亲临前线指挥的错觉,这一点应该也是让赵王能够下决心阵前换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赵国军事判断的重要失误。到了白起截断赵军粮道、把赵军主力分割为互不能救的两块时,秦王亲自靠前,尽全国之力支持前线的战斗;反观赵国,没有看到赵国有为长平前线举全国之力的行动,这是赵国方面军事判断的重大失误。赵国庙堂决策失误在前,赵括临阵指挥失误在后,最终输掉了长平之战。但赵括指挥军队依然给予秦军重大杀伤,导致战胜方的秦国出现“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的惨状,这真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军能够做得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6750-1323649.html

上一篇: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的赵括 II
下一篇: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的赵括 IV
收藏 IP: 114.214.2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