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期待本专刊能够收录综合利用组学技术和遗传多样性,深入解析作物抗病遗传位点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同样期待收录借助功能基因组实验手段,挖掘植物病原菌关键效应蛋白和致病基因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重 要 性 』
随着世界人口激增,作物病害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进化过程中,作物产生了复杂的抗病分子机制,以应对植物病原菌的侵染。与之对应,植物病原菌利用包括效应蛋白在内的多种致病分子机制,抑制作物的免疫反应。研究作物与植物病原菌的分子互作基础,对于作物抗病遗传改良和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前 沿 趋 势 』
我国在「作物与植物病原菌分子互作」研究领域实力较强,尤其在作物抗病基因克隆、抗病蛋白结构解析、植物病原菌效应蛋白致病分子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与优势。新的研究方向,诸如基因编辑在作物抗病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基于微生物组的作物与植物病原菌互作研究等,值得关注与期待。
『 征 稿 信 息 』
专刊主题「作物与植物病原菌分子互作」现已在线,根据作物种类下设「小麦与玉米」、「水稻」、「蔬菜及其他作物」三个栏目,收录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方法等,论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利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表观组等各类组学手段,解析作物与植物病原菌的分子互作机制。
作物新抗病基因/位点深入挖掘与解析。
作物抗病关键基因的功能验证与抗病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病原菌效应蛋白生物学。
植物病原菌关键致病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机制研究。
微生物组介导的作物抗病性。
为保证收录论文质量,论文所提供的研究结论需要基于实验生物学的验证,以下类似内容的论文将不做审稿考虑:
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挖掘得到一系列差异表达基因,仅利用荧光实时定量qPCR进行了表达量验证。
对已有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重复分析,发掘植物病害的诊断或检测标记。
特定基因家族分析以及粗略的功能验证研究,例如表达模式、激素或代谢物水平测定、启动子分析、信息学指标等。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IF: 5.753 / CiteScore: 8.2 )
此专刊仍接收投稿,截稿时间:
Abstract - 2021 年 11 月 01 日
Manuscript - 2022 年 03 月 01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链接 https://is.gd/ImEANu了解更多详情。
『 客 座 主 编 团 队 』
王逍冬 河北农业大学 副教授 王逍冬,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助理,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才,兼任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小麦与锈菌分子互作研究,在麦类作物系统获得抗性关键基因挖掘、小麦锈菌效应蛋白致病分子机理解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受邀为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BMC Genomics 等期刊审稿人。 |
王晓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王晓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锈病防控岗位科学家,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The Plant Journal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研究员 马利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科学院DECRA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侧重于挖掘新的植物抗病基因和病原菌效应因子的致病机制。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早期职业研究员奖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在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 Plant Journal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Plant Cell & Environment、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The Plant Journal 等期刊的审稿人。 |
缑金营 复旦大学 研究员 缑金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以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分子遗传学、代谢组学、植物生理和病理学等手段,研究次生代谢在提高小麦抗病、抗逆和营养价值中的作用。在 Plant 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获上海市“东方学者”高校特聘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张美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围绕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探讨植物抗病和病原菌致病机理,为作物病害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Cell Host & Microbe、Plant Physiology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现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国际分子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李国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长期从事水稻-稻瘟菌互作研究,建立了全基因组测序的水稻快中子突变体库并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中突变进行深度分析;并证明利用此突变体库能够快速克隆水稻抗病相关基因;阐明了稻瘟菌Mst50蛋白在多个MAP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在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Rice 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副教授 吴建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师。以小麦抗锈病与产量平衡为主攻方向,重点解析小麦品种抗锈病与产量形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基础和调控网络;创制兼抗不同病害的小麦新种质和骨干抗病亲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第65批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he Crop Journal 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
扬州大学 教授 陈孝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科负责人,兼任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期刊编委。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植物真菌病害,侧重在植物病原疫霉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
「 客座主编对于前沿专刊模式的看法 」
前沿专刊可有效提升杂志影响力,促进杂志高质量发展。在特定主题下,前沿专刊给领域内同行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交流平台,编辑团队和审稿人的专业性更强,有助于高质量论文的收录。
原文内容整理自黄涛研究员的文字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前沿专刊(Research Topic),是 Frontiers 赋能学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式之一:前沿专刊由客座主编确定某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接收相关领域作者的投稿,最终以文章合辑的形式发表在期刊正刊。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确定专刊主题;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https://wj.qq.com/s2/6382246/9363/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关于 Frontiers 的更多详情,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frontiersin.org/
扫码关注我们,成为开放科学的推动者!欢迎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沟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