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8年,刚刚创立了两年的中国近代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发表了一篇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
这篇文章研究的是古代乐律之学。
中国古代一向采用弦音和管音相合的方式确定音律,以弦定律,以管定音。然而,现代物理学实践告诉我们,弦的振动和管的振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于这个问题,漫长的中国古代乐律史根本无能为力。
一直到1878年,一位中国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个似乎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用现代科学试验(尽管很简陋)的方式,否定了延续千年的“管弦结合论”,写成了这篇《考证律吕说》:
“惟声出于实体者正半相应,故将其全体半之,而其声仍与全体相应也。至于空积所出之声,则正半不应,故将同径之管半之,其声不与全体相应,而成九与四之比例。”
不久后,这位学者读到了近代声学启蒙著作《声学》(Sound),他惊讶地发现,这本被欧洲物理学界称誉为19世纪声学集大成者的著作,在管长与音高的问题上,犯了与中国古代音律学者同样的错误。
于是,他在好友的帮助下,将自己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并分别寄给了《声学》丁铎尔教授和欧洲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
论文寄出几个月后,《自然》杂志以《声学在中国》为题,刊发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编者按中写道:
(这篇论文)以真正的现代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这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的证实,竟来自那么遥远的(中国),而且是用那么简单的实验手段和那么原始的器具来实现的,这是非常出奇的。
1881年3月10日刊载徐寿论文的《自然》杂志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而这位“以真正的现代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的学者,就是徐寿。
少而好学
徐寿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社岗里。
徐氏家族世代生活在无锡,以种田为生,生活十分贫苦。
徐寿的父亲是徐家出的第一个读书人,可惜活得并不长久,在徐寿年幼时就去世了。
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徐寿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并对徐寿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高中状元。
徐寿虽然年幼,但饱读诗书,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早年也曾听从母亲的话学习八股文,“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
断了当官的路,徐寿不得不以务农和经商养活自己。这段生活经历让他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文词章“毫无用处”,因此,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
他涉猎的科技范围极广,律吕(音乐)、几何、重学(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凡有用之学,无不喜好。
无锡是著名的手工业之乡,有很多能工巧匠,徐寿受此影响,“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
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而科学的原理又通过手工业体现。因此,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究察物理,推考格致”。
在当时,中国并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因此徐寿只能靠自学。他常与同乡华蘅芳(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擅长数学,比徐寿年幼15岁,两人志同趣和忘年相交)一起探讨学问。
两人曾一起去上海,购买书籍,采购有关物理实验的仪器。
有的仪器没有,他就自己亲手制造。研究光学时,他买不到三棱玻璃,就把自己的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用来观察器材色谱。
除了制造器材,他还会自己设计实验。学习化学时,徐寿读到了墨海书馆刚出版的、英国医生合信编著的《博物新编》的中译本,书中介绍到一些近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他便按照研究物理的方法,购买实验器具和药品,一边实验一边学习,对于书中没有的内容,他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些实验去验证。
为国造船
洋务运动时,国家要学习西方的办法兴建工厂,修筑铁路。
但向西方学习,并不代表要完全依赖西方,还需要培养出一些懂得西学的中国人才,尤其是工艺技术人才。
这时,博学多才,擅长手工艺的徐寿就得到了洋务派的重视。
1861年,曾国藩开设以研制兵器为主要内容的军械所,他以研精器数、博学多通的荐语征聘了徐寿和他的儿子徐建寅,以及包括华蘅芳在内的其他一些学者。
中间是华蘅芳,左是徐寿的长子,右是徐寿
他们看到使用蒸汽机的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决意制造中国自己的蒸汽机。
但当时既没有图纸,也没有资料,他们只能凭借从《博物新编》上看到的一张蒸汽机缩略图,观察停在江边上的一艘外国小轮船,硬生生地用三个月的时间,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制造蒸汽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造船。
当时的清军水师使用的都是帆桨动力的战船,远远落后于西方使用的蒸汽动力轮船。
两厢比较之下,曾国藩采纳了制造蒸汽舰船的建议,并指派徐寿、华蘅芳等筹办。
同治五年(1866年)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今晨光机器厂)制造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 —— “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
这是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以此为始,正式启航。
此后,徐寿又被指派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那里与徐建寅和华蘅芳等又设计制造了"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舰船,开创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新局面。
为后世明智
徐寿在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做出了很多成绩,造船只是其中一项。
初到任后,他提出了四项建议:“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
翻译书籍放在首位,是因为当时想要做好后三件事,必须先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译书不仅使更多的人学习到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还能探求科学技术中的真谛即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
1868年,徐寿设立翻译馆。他先是招聘到几位西方学者,和一些略懂西学的人才,有亲自从事翻译工作,专门翻译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
在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傅兰雅等人的合作下,翻译馆共翻译出版科技著作13部,其中西方近代化学著作6部63卷,有《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通热改易论》等。
在翻译中,徐寿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命名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日本得知后,立即派学者来中国学习,并引回日本使用。
晚年,徐寿在上海创立格致书院。
内设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徐寿不仅在学院内定期开设科学讲座,还几乎同步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正是因为有他的不懈努力,才有文章开头的那篇,震惊西方的论文。
然而,在这篇论文发表三年后,徐寿因过于劳累,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6岁。
他的儿子徐建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化学领域不断拼搏,成为了著名的军工化学家,矢志报国。
遗憾的是,徐建寅在汉阳钢药厂火药实验现场,因爆炸殉职。
他们用一生的心血,用生命,为后来人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目前,从格致中学(原格致学院) 走出的学生,有51%进入清华北大等中国优秀学府,这是他风雨人生中,保存至今的一份伟大事业。
每一位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学子,都会始终记得,徐寿谈起学校名称时所说的那句话:“格致之理必藉制器以显,而制器之学原以格致为楷”。
格物而后致知,也是徐寿一生波澜壮阔的写照。
参考资料:
1、爱科学爱化学工作室 :徐寿|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2、国家人文历史:人物 | 这位连秀才都没考上的晚清人士,却是在《Nature》发表文章的第一位中国人
3、历史人物传记:徐寿:晚清科技总设计,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