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泰利斯科普!
导读:
2004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的13名勇士做好了冲刺南极最高点的充足准备。出发前他们签下“军令状”,甚至详细的写下不幸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他们的生命与南极冰盖最高点拴在了一起。
2005年1月18日3点15分,“这就是最高点”的一声低声呼喊,声音并不大却犹如振聋发聩,在人类探索南极的历史上永远定格。此时,没有欢庆的音乐,没有欢呼的人群,只有中国科考队员沉重的喘息声。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的13名勇士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 A
昆仑日1-2024.1.1《终抵昆仑》
17天,1260公里的艰苦跋涉,我们这20人的小队终于在2024年的第一天顺利到达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似乎上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是结束亦是开始。看到昆仑站红色主体建筑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新队员更多的是兴奋,老队员则是感慨。
队长带领大家在昆仑站前升国旗、唱国歌、拍合影,你我眼中略含泪水,不知是内心的真情释放,还是雪面的刺激反应,但这已不重要。
2024年元旦昆仑站前升国旗(孙士杰 摄)
一只签满名字和祝愿的红色气球是大家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也是大家放飞的梦想。
放飞签满名字和祝福的气球
结束后大家进入昆仑站内部,感受这座位于冰盖之巅的孤独建筑。墙上的一张张照片提醒着我们,其实这里并不孤独,一批批的南极人前赴后继,来到这里,留下他们专属的印迹。
中国南极昆仑站
昆仑站内部
饭前大家集中在生活舱开会,队长交代了一些昆仑站工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上的分工。
晚饭后前往天文场地查看设备初始状态,也终于见到了这个在照片上看过无数次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它就屹立在这个冰盖之上,坚强的抗过了一个又一个极夜的寒冬。
初始状态下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
昆仑日2-2024.1.2《Dome A》
昆仑站海拔将近4100米,气压只有标准大气压的57%,缺氧是常态。按照以往经验,并不建议急于开展工作,通常先进行少量活动以适应这个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
午饭后,队长带领大家前往距离昆仑站约8公里的Dome A拍合影、换国旗,这也是每年内陆队的例行工作。大家拍了好多照片,阳哥的第一脱将气氛推到高潮,大家争相拍裸照,嗨到不行,当然也只是裸上半身。
一群男人在这个内陆冰盖最高点将激情如数挥洒,脚下三千多米的冰盖都顶不住此时此刻炽热的心。
Dome A合影
90后合影
Dome A又叫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整个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冰帽子。
南极Dome A
返回站里,大家开始各自整理科研物资,天文箱也在第一时间拖到天文场地,这也意味着科考工作即将正式开始。未来17天,打起精神,干就完了。
昆仑站天文场地
晚饭后,大家各自跟家里报平安,除了走路有些喘,身体并没有太多反应。祁医生为每个人做了基本的医学检测,保障大家在这里安全的工作和生活。
昆仑日3-2024.1.3《开干》
天文场地多数设备已经被雪几近埋上,首要工作当然是清理积雪,姚队和曾哥的机械铲雪大大提升了清雪效率。极地的工作难度远比想象中要大,尽管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而当你直面它时,心中不免一慌。
清理积雪
半天下来,初见成效,被冰封已久仪器舱和线缆都显露出来,剩下机器到不了的地方只能靠双手了。这也才是科研工作正式开始的第一步。
天文场地自昆仑站建站之日起已有15年的时间,设备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地吹雪在此堆积,也造成了场地整体积雪越来越高。所以清理积雪也变成了每年天文科考队员首要且耗时的一项工作。
积雪清理初见成效
昆仑日4-2024.1.4《挖雪的一天》
南极的雪要比想象中硬很多,手动挖雪尽管效率很低,但迫于现场条件有限也只能如此。积雪不清理彻底会造成来年更多的堆积,甚至会将设备整体埋上。尽管设计之初已经考虑镂空、架高等设计,但也阻挡不住日积月累造成的雪面缓升。
阳哥和毕哥在清理望远镜下面的积雪
因为要进行部分线缆的更换和废弃线缆的移除工作,仪器舱走线孔已全部被积雪覆盖,也只能人工清理将走线孔刨出来。没办法,手动刨呗,孙老师提供的兵工铲此时起到了大作用。
钻洞刨雪
昆仑日5-2024.1.5《天然试验场》
固定扎营的日子远比路途中好太多,夏大厨备好的一日三餐,祁医生监测的血压血氧,毕哥稳定的发电机输出,曾哥和华哥提供的可靠人力物力支持,这都为现场科研的任务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当然昆仑站的科考任务不止有天文,冰芯、气象、能源、生态等等,这个天然的科研试验场提供了独有的自然条件和实验环境。
打冰芯的张博和鹏飞
新鲜出“土”的冰芯
维护设备的队友
昆仑日6-2024.1.6《困难重重》
今天工作还算顺利,但依旧困难重重,似乎没有一天是容易的。原本简单的工作在这个环境下突然就变得困难起来。
加装继电器、更换驱动器和计算机电池都费了好大功夫,空间狭窄到伸不进去手。好在没有理不开的线,没有剥不开的茧,最终都顺利完成。
维护中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
到了南极,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体会。阳哥说,南极是一个锻炼年轻人最好的地方,能力、毅力、信念,在这个地方都会被重新定义。
工作中的张通老师(张通老师供图)
昆仑日7-2024.1.7《第七天》
一觉醒来,已是七点半,来到生活舱,祁医生已经在给大家采血样、测血压、血氧,脸上难以隐藏的愉悦,原来一周的医学监测就要结束了,这居然已经是我们到这里的第七天。
祁医生在给大家做医学检测
昆仑的日子已过三分之一,时间杀人于无形,日子也总有过完的一天。尽管每天都有新问题,但这种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充实让人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AST3-2望远镜维护中
昆仑日8-2024.1.8《我是谁,我在哪》
每天生活都很规律,吃完早饭,慢慢悠悠走向天文场地,因为快起来是真喘。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查邮件、找问题,理线、接线、调试,看到地上一根根被理出来的废弃线缆以及走线架日益成型,强迫症都快被治好了。
整理废弃线缆
有时候似乎有些恍惚,这个场景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件事好像曾经发生过。也许是梦里,也许是真实发生过,在这个缺氧的环境下已经记不清闹不明了。好在有做笔记的习惯,否则前脚刚干完的事儿,后脚立马就忘。
天文场地工作中(张通 摄)
昆仑日9-2024.1.9《心里的石头落一半》
今天望远镜主体功能已经调通,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一半。之所以说落了一半,是因为剩下的任务依旧还有很多,离任务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场任务执行中
昆仑的日子即将过半,大家的科研任务也在如期进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该打钻的打钻,该放气球的放气球,该修发电机的修发电机。不得不佩服群居动物的生存能力,集体的智慧,没条件创造条件是现场工作的首要原则。
昆仑站内的题词
昆仑日10-2024.1.10《修发电机》
天文场地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发电机、太阳能、风能,极昼24小时的太阳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没有太阳能的极夜发电机则成为主力。风能只能作为补充供应,因为昆仑站多数时间无风。
加之光学望远镜观测期主要在极夜,所以发电机维护直接关系到望远镜能否挺过越冬观测季。
天文场地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
PLATO-A是昆仑站天文场地的能源与通讯平台,它包含发电舱和仪器舱。发电舱里的多台发电机和充足的燃料是极夜里天文场地所有设备的动力之源,仪器舱则负责能源分配兼顾远程通讯功能。
PLATO-A发电舱
PLATO-A仪器舱
多亏毕哥和曾哥的帮忙,发电机的维修虽说消耗了一些时间,但最终通过故障排查和更换,五台都顺利启动。补充了燃料,添加了机油,满血复活。
发电机维修中
昆仑日11-2024.1.11《一周倒计时》
如果治愈一切的只有时间,那么这句话适用于在昆仑的日子,更适用于在科考队的日子。出发基地的日子很苦,但也照样出发了;内陆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路很长,但晃晃悠悠也到达了;昆仑的科考任务很重,但也一点点将要完成了。
所以,别急,路再远总能走到,日子再长总能过完。
昆仑站航拍(曲南 摄)
距离计划离开的时间仅有一周,任务都到了关键的阶段,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希望以更高的完成度达标科考任务,能够为一年一度的科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工作中的队友(张通 摄)
昆仑日12-2024.1.12《我是谁,我在哪》
工作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每天看着太阳在头顶绕着转圈圈,依旧是东升西落,但它永远在你的视线里,给人感觉很不真实。
极昼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这样算来,我们已经一个半月没有体验过黑夜了。忽然有点想念昼夜规律交替的生活,想必昆仑的夜空必定很美,拥有地球上最佳的视宁度,肉眼可见的点点繁星,清晰的银河像裂开的夜空,想想就很壮观。
天文场地遥望营地
昨天曾哥下厨,今日毕哥掌勺。大家开玩笑说,现在机械师都这么卷了嘛,不会烧菜的机械师不是一个好医生,大家哈哈一笑,怡然自乐。
夏大厨和毕哥(张通 摄)
昆仑日13-2024.1.13《静静感受》
每年一次历时半个多月跋涉一千多公里,而留给现场工作的时间只有十几天,所以昆仑的日子就显得异常珍贵。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干,尽可能的多采集一些数据,多收集一些样本,多检查几遍设备状态。
昆仑站是目前建设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唯一一座科学考察站,具有重大科研意义。当然南极面临的困难也很多,通讯、能源、设备可靠性、智能化运行等等。
南极昆仑站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台址之一,拥有最纯净的天空,是进行光学观测、近红外观测以及太赫兹观测的理想之地。
昆仑站天文场地航拍(曲南 摄)
昆仑日14-2024.1.14《胜利在望》
昆仑的日子还有五天,严格来讲工作的日子只剩下四天,要留出装橇和场地整理的时间。至于为什么把时间要求的这么严格,晚走几天行不行呢?
当然这都是按照整个行程计划和气温变化安排好的,推迟返程会影响后续的工作计划,加之昆仑站的气温也会随之降低,对室外工作极度不友好。
南极工作切记戴好手套,冻伤是常有的事儿。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原来冻伤和烧伤居然有相同的症状,都会有水泡,自我保护是顺利完成任务的首要前提。
紧锣密鼓工作的队友(张通 摄)
打冰芯的队友(张通 摄)
昆仑日15-2024.1.15《近红外望远镜》
此次天文队员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安装近红外望远镜,并在昆仑站开展近红外天文观测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现场白昼观测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近红外望远镜调试(李正阳 摄)
该望远镜应用自主研发的耐低温光学镜筒、全密封直接驱动电机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
近红外波段滤光片
进入极夜后,无人观测的近红外望远镜将通过远程控制与在站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协同开展时域天文学观测,填补昆仑站近红外观测空白。
昆仑日16-2024.1.16《南极之巅望星辰》
现场的任务就像考前备考和撰写毕业论文,只要不离开就永远做不完。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时间根本让人无暇他顾,经常恍惚,甚至前一天做过的事情都已记不得。
当然大脑缺氧导致的记忆力衰退也只是一方面,个别队员也出现咳嗽症状,但并非病毒性的,只是冷空气吸入过多导致的身体反应。
夕阳下的AST3-2
当然内陆队的仪式感也不单单只有拍合照、放气球,40次内陆队的专属队标华哥已经做好,大家通常都会写上祝福和思念,作为永远的记忆留在这里,告诉这里我们曾经来过。
斯人一遇方知有,南极之巅望星辰。这一句送给远在万里之外的格格同学。
40次队队标
昆仑日17-2024.1.17《任务冲刺》
昆仑站的科考任务已接近尾声,天文场地的整理也已日渐成型。看到被收拾整齐的设备和线缆,与刚到此地的一片乱像相比,之前的付出瞬间全值了。
临出发前的天文场地
望远镜镜面里的天空
临行前的签名
昆仑日18-2024.1.18《即将返程》
明天就要启程返回,封舱和装橇工作也已经开始,大家忙着收拾东西,就像出发前一样,相同的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同的是此时此地的心情。
本以为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可以完全放下了,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整个人更紧张了,总担心哪根线没有接牢、哪个洞口没有堵紧、哪个细节没有注意到。毕竟一年后才会有人类再次踏上这个地方,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酿成无可奈何的后果。
与AST3-2的同框
看到被收拾干净的天文场地,想到它来时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希望你们坚强@AST3-2、Near-infrared Telescope and PLATO-A。
维护后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
南极昆仑站首台近红外望远镜
能源与通讯平台PLATO-A
昆仑日19-2024.1.19《再见,昆仑站》
终于要跟这个地方说再见,心情五味杂陈,在任务结束即将返程的喜悦之余,我居然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丝不舍。这种矛盾并存的心情在人生中似乎并非什么新鲜事儿。
早饭结束大家去昆仑站前合影留念,并与之告别,19天,犹如大梦一场,纵有不舍,但期待有来日方长。
内陆队员离开前合影
内陆队天文队员合影(左起:李运、李正阳、孙士杰、张翼龙)
再见,昆仑站!再见,天文场地!
内陆队返程
昆仑站生活一览
打冰芯归来的张博
昆仑站特有的长毛雪
医学检测进行中
中国科学院跑马团团旗插上南极冰盖之巅
本期就分享到这里,下期见!
站生活
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