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

博文

写作秘籍:文章的切入点 精选

已有 4941 次阅读 2023-4-14 08: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每当看到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很多人会陷入这样两种困境:一是这个似乎在你预想范围内的题目,让你精神为之一振,脑子里储藏着的各种场面景色,情节故事,宛如脱缰骏马,以雷鸣电闪般的速度,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狂奔;又如决堤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在毫无抵挡之力的村落间肆虐;你心里攥集了多少话语要倾诉,胸中汇聚了几丝情愫要抒发;可千言万语从哪开始,千头万绪何处提起?二是这个与你原来预想相差岂止万里的题目顿时把你脑里精心谋划的情节整得左右失衡,上下颠倒;把你心中井井有条的构思搅得七零八落,杂乱无章;你脑子一片空白,面前满目漆黑;平时滔滔不绝的话匣子变得语屈词穷了,往日性情奔放的社会活动家变得拘谨羞涩了。如何尽快重整思绪,走出迷茫期,破解文章怎么写和写什么的困境是本文的主题:文章的切入点。

所谓文章的切入点是指从与题目相关的角度去选择和优化出一个读者熟悉的,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的事物作为文章的起点,以便迅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产生一种读完下文的愿望。换句话说,文章的切入点既像一个醒目的给人引领方向的路标,又像能够把一些零散的事物串联起来的链子。当然,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不但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还要配之于有根据,有逻辑的文章主体,也要有给读者带来遐想的回应文章切入点的结尾。一般地说,读者看完一篇好文章,常常会试图回顾文章的大体内容,巩固所学到的东西,以留下长久的记忆。而好的文章,要为读者着想,在结尾处不仅要把文章主体所描述的内容作一番扼要的,纲领性的总结,以帮助记忆;而且还要回应文章的切入点,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读者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下面以我写过的三篇文章为例,谈谈文章切入点的选择和优化,以及在结尾处的升华。

多年前参加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作文题是“心中有话向党说”。看到此题目,让我很快想起那时流行的一首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于是,我把文章的切入点定位于此歌的前两句,这样写到:[每当我听到“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首歌的时候,我总是心潮起伏,浮想连翩。我想到我祖辈(此处省去150来字)。我想到我父辈(此处省去150来字)。我想到我自己(此处省去150来字)。想到这些,我又情不自禁地放开嗓子,唱了一遍“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篇以流行歌曲为切入点,并在结尾处给于回应的短文,思路清晰,内容朴实,相信引起了阅卷老师的共鸣,获得了不错的评分。其实,这篇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颇像儿时听人讲过的故事篬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在讲故事。大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在讲故事。大和尚对小和尚说,……],如果有需要,可以一段接一段地写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早些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系统阅读与强记字典的文章。当然,如果文章开门见山,直接谈读字典必要性,方法和好处,会显得有些突兀。于是,我想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思想家和文学家荀子写的论说文《劝学》,决定以这篇脍炙人口,流传百世的文章为切入点,加上有关读字典的要性,方法和好处等内容,经过一番简短的总结后,再这样回应文章的切入点[鉴于系统地阅读并强记字典在构建文字功底和确保可持续性原创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猜想,如果字典能像今天一样随手可得,而且还有一套快速,高效且有趣的通过建网帮助记忆的办法,战国时期的荀子或许会在其《劝学》一文中,将字典包括在其所推荐的书目里] (见我的博文《劝学新篇:24岁前必读的一部书)。

近期,我为仙逝的恩师写了一篇纪念短文。我是这样优化文章的切入点的。听到恩师辞世的消息,我脑海里库存的往昔恩师为人师表的画面一幅又一幅地浮现。于是,我想到了一台正在运行的电影放映机,被一束能量巨大的脉冲启开了控制阀,里面的胶片像一部连环纪录片,一遍又一遍地回放。文章的结尾这样回应前面的切入点:[值得宽慰的是,基于恩师风范与形象的纪录片正在催化着一部又一部内容更为震撼,影响更为深远的故事片和科幻片,在神州大地上广泛流传,在科学环宇里大放异彩](见我的博文《殷佩云:一个为人师表的典范》)。

由上可见,文章的切入点犹如一个知书达理,富有亲和力的导读(游),通过寥寥几句简短的话语,最大限度地让读者心里产生共鸣,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钩起读者欲知下文的好奇心;并通过结尾处的恰当回应,使读者在主体内容的感染下,获得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享受,滋生更高层次的期盼和念想;在爱不释手,欲罢还休的状态中,凝聚成一股想再读一遍,并与人分享的冲动。因此,巧妙地选择和优化文章的切入点并配于结尾处的回应,不仅有助于尽快重整思绪,走出迷茫期,破解文章怎么写和写什么的困境,而且还可以显著地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可读性和点赞率,使你在作文考试或工作文案中,都行笔自如,出手不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843-1384147.html

上一篇:人的好运从哪里来?
下一篇:科研如其人
收藏 IP: 60.240.191.*| 热度|

4 黄永义 崔锦华 康建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