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

博文

科研创新的战略和战术

已有 6878 次阅读 2021-6-11 11: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战略(即总体计划或长期目标)和战术(即具体行动或步骤)是源于战争领域的术语,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其它领域,包括科研创新。战略和战术的功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人们早有认识。孙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战略是未战先胜,战术是攻破弱点;没有战术的战略是通向胜利的最慢的途径,而没有战略的战术是失败前的喧嚣。在前面的博文里,我们从微观角度解析了科研创新的策略(或目标)与有效思路(或途径)[<我的科研创新策略><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下面,我们先简短地阐述东西方人文特征及由此产生的科研创新理念,继而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科研创新的战略和战术,为中国最终赢得科研创新这一当代的无硝烟的战争献计献策。


东西方人文特征西方人文特征可以用“感性”两字来概括(这里的西方是指在现代科研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欧美各国;其实,从广义上来说,除中国之外的其它各国都有一定的“感性”,只是后者在科研创新方面更为逊色而已)。换言之,西方人是感性之人,西方文化是感性之文化,西方社会是感性之社会。感性之人耿直率真(对己有利时得寸进尺,对己不利时则毫不犹豫掀桌砸锅;能不讲理时绝对不讲理,只在完全没有法子时,才会极不情愿地讲理),不讲情面(可以当面翻脸不认人),善于言辞表达(不少国女对西方男人的花言巧语外加玫瑰巧克力几乎没有抵抗力,上当受骗之后才发现,感性之人/进化程度低的人与理性之人/进化程度高的人在思维,生活和家庭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最后只得咬碎牙齿往肚里吞,此乃题外话也),追求及时行乐(不免好逸恶劳,寅吃卯粮),崇尚个人主义(家国观念淡薄),觉得弱肉强食天经地义(近代国人对此缺乏清醒认识,把“感性”之人当成与自己一样的“理性”之人来看待,低估“感性”之人的无耻和不讲理,吃过大亏)。东方人文特征可以用“理性”两字来概括(这里的东方主要指中国;而朝鲜,日本和越南虽曾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但仍保留着不少“感性”成分)。换言之,东方人是理性之人,东方文化是理性之文化,东方社会是理性之社会。理性之人含蓄隐忍(有理走遍天下,无理遍地难行;君子动口不动手),注重情面(至少当面不翻脸),疏于言辞表达(常被人以为木呐),信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俭持家,未雨绸缪),秉持集体主义(家国情怀),认为保护老弱病残理所当然。坦诚地说,东方人也曾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感性之人;在几千年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程中,东方人逐渐认识到依靠单拼独打难于生存,凭借合作和智慧才有出路;此外,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东方人提供了抵抗外族侵略的天然屏障,使理性东方人能够通过战略防御,相持反攻,取得最后胜利。反之,欧洲地势的相对平坦和单一性意味着天然屏障的缺失,族群之间的争端多以身体强壮,四肢发达者的胜利而告终;所以,西方人至今尚未完成从感性之人到理性之人的过渡。


东西方科研创新理念西方科研创新理念。西方人文特征决定其科研创新理念的直观性,程序,机械性,针对性,治标不治本。这种直观性,程序性和针对性的科研创新理念引导了16世纪以来欧洲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许多发现和发明,使欧美在第一至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占尽先机。然而,随着众多科学基本定律,定理,公理和原理的发现,基于直观性,程序性和针对性的西方科研创新理念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科技难题面前已经失去了往昔的威力和光芒。以芯片为例,其生产工艺的改良已接近物理极限,除非出现革命性的新概念,很难指望会有飞跃性的进步。东方科研创新理念。东方人文特征决定了其科研创新理念的经验(务实),推理,灵活性,包容标本兼治。这种经验性,推理,包容性的科研创新理念产生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基础的中医药学,以及“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等至理名言。按照科研创新的定义(通过观察,假设和验证以改进现有的理念或方法),中医药学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被千百年实践所证明的卓有成效的实打实的科学。然而,由于至今未找到经络物理证据,中医经络被外行认为缺乏科学性。同理,神农所尝百草李时珍所编撰《本草纲目》都是观察与推理的产物;但由于没有详细的程序(实验对比记录,中药学也常被认为科学性不足。无庸置疑,东方科研创新理念忽视程序(实验对比记录的事实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近代中国在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不足为道。然而,东方科研创新理念的经验(务实),推理,灵活性,包容标本兼治极有可能为日益复杂的现代科技难题提供一系列不同的解决办法。


科研创新的战略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里,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只要建立和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毫无疑问,毛泽东提出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依然适用于当今科研创新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科研创新的战略防御。中国科研创新战略防御阶段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此阶段,西方在科研创新的各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并对新中国进行了百般经济和技术封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新中国通过全民扫盲,中学和大学的重建,数百个重工业项目的落实,导弹,原子弹和卫星的研制,初步恢复了科研创新的元气。科研创新的战略相持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1971年青蒿素的发现等标志着中国科研创新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尽管西方在科研创新的其它方面仍有压倒性优势科研创新的战略反攻1977年恢复高考和1982年起大量派遣出国留学生拉开了中国科研创新战略反攻阶段的序幕。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在航空航天、深海、高铁、核能、生物、超算、通讯、互联网、新能源等重要领域赶上了西方;但在许多其它领域仍有巨大差距,预计需50年方能全面赶超。面对日益高深的现代科技难题,基于直观性,程序性和针对性的西方科研创新理念显得力不从心了。举例说,西方医学的治标不治本的理念除了稍微缓解症状外,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给患者增加无穷的经济负担。而且,西方感性人追求及时行乐,崇尚个人主义的特征意味着他们中间的聪明人不会去做那些回报不相称的苦读和钻研(欧美实验室里四处可见的东方人就是证明)。与此相反,通过几十年的恶补,东方人与西方人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可以期待,凭借着东方科研创新理念包容性和标本兼治,以及东方人的吃苦耐劳,精诚团结和家国情怀,中国必将会在当今科研创新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科研创新战术。有了清晰的科研创新战略,还必须有明智的囊括项目资助人才使用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科研创新战术。项目资助。中国以往的项目资助深受西方科研创新理念的影响,过分偏重于结果可预见的或治标不治本的项目,导致原创性成果少之又少。须知,原创性科研创新通常是不可预见的。希望中国今后的项目资助包括30-50%结果不可预见或通过治本以达到治标项目;因为只有这类项目才可能产生原创性成果,而那类结果可预见的或治标不治本的项目很少带来原创性成果(当然这是跟踪西方科研创新,以彼之矛应对彼之盾的必要投资)。我建议创立一个跨学科的国家转录调控基因研究中心,系统地研究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转录调控基因(此类基因占各自基因总量的5-10%)。大家知道,人类和动物拥有神经系统,其转录调控基因是神经系统之外的另一管理体系,极有可能是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在中医经络学里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经络体系。考虑到不少疾病症状可以通过针灸不同穴位得以缓解,受刺激的不同穴位可能代表相互关联的转录调控基因的不同激点。迄今为止,大多数转录调控基因的具体功用尚不清楚,系统性地研究转录调控基因可以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原创性结果。这样不仅有助于揭示各种疑难疾病(比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的深度病理机制,提供通过治本以达到治标手段;而且还可能为中医经络学的经络体系奠定分子基础,为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此外,由于缺乏神经系统,植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存与繁殖显然依赖转录调控基因的功用;详细地研究其转录调控基因可以为更好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铺平道路。人才使用。中国目前的人才使用患有严重的教条主义。须知,科研创新的能力与名校,头衔,高引论文,年龄没有天然的联系。当年刘备三顾茅芦,恳请诸葛亮出山,纠结其是否毕业名校,有何头衔,有无高引论文,年龄多少了吗?清人龚自珍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认为此句应读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因为世上从来就不缺人才,唯独缺的是才尽其用的胆识与胸襟。人才培养。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所遵循的仍然是从西方搬来的适应西方科研创新理念的那一套。须知,西方科研创新理念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灵光,无力解决当代日益高深的科研难题。那种不能让大学生在其记忆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24岁前掌握科研创新基本功(包括写作,演讲,科研创新有效思路和策略)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误人子弟,而且影响后续科研创新的进展。人才选拔。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过度倾斜于教学条件优越的大城市,而忽视教学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须知,那些由于大城市优越的教学条件而得分较高的考生并不一定比那些由于小城市和农村较差的教学条件而得分数稍低的考生更有科研创新天分与动力。希望各师资雄厚,经费充裕的重点学校留出一定名额(比如10%)专招来自的教学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比如各县高考前5名,不管其高考成绩是否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线)。给于适当引导和机会,这些考生(raw talents)将有更强大的内驱力成为中国未来科研创新的栋梁之材。


总之,科研创新是当代的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但其激烈程度,后续影响丝毫不亚于过往的世界大战。战略上藐视和战术上重视是我们赢得这场世纪大战的法宝。可以这样说,随着直观性,机械性,针对性,治标不治本的科学基本定律,定理,公理和原理的依次被发现,西方科研创新理念已经没有了往昔的灵光,正在一步一步地走进死胡同。而东方科研创新理念包容性和标本兼治为错综复杂的科研难题提供一系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治本以达到治标解决办法。只要知己彼,保持战略定力,有条不紊地推进优良的战术措施,中国必将最终赢得科研创新这场空前未有的世纪大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是一个久经考验的舵手,掌领着人类文明的帆船,劈破斩浪,勇往直前;西方科技得以引领风骚的几百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里几朵来去匆匆的浪花,很快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好奇的后人们或许只能从历史教科书里寻查到那几片曾经的过眼烟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843-1290746.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的理想导师和项目主管
下一篇:科研创新与研究生的选拔
收藏 IP: 27.32.229.*| 热度|

5 李剑超 李斐 梁渠 姚晓 谢海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