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

博文

科研创新的魅力 精选

已有 8775 次阅读 2021-4-8 08: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与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有力地支撑着科技产品的推陈出新。伴随着这股不可抗拒的潮流,科研创新也从人们眼中不着边际的奇思异想,简陋作坊里的零打碎敲,无关紧要的边缘工作,演绎成了趋之若鹜的时尚职业。从研究生报考的冷热度上,科研创新的命运变迁可见一斑。曾几何时,研究生常被认为是高分低能生活情趣匮乏之徒;科研人员则多被看作是专注无聊细节,没有赚钱潜力之辈。只要头脑稍微“正常”的人都不会去考研究生,只要有点“本事”的人都不会去做科研。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现代化的进程把科研创新从一个不招人待见的窝窝头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孛孛,从一只昔日遭人嫌弃的丑小鸭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天鹅。诚然,科研创新的魅力不只反映了时尚的变化,而且还具备更深的内涵,那就是,科研创新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砥砺家国情怀的平台,满足好奇心的途径,和尊崇公平竞争的场所

 

砥砺家国情怀的平台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国情怀是一种旨在通过个人修身和努力,以达到家庭与家族的兴旺,国家与民族的繁荣的理念和情操。家庭是国家的基石,国家是家庭的护身;没有家,国不立;没有国,家不保。对每一个国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力争家庭与家族的幸福安康,确保国家与民族的富足强盛。因此,在战争年代,每一个国人都要把保家卫国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不牺牲,敢于抗争。在和平年代,每一个国人都要为家庭与家族的福祉,国家与民族的富强,不困难,勇于担当。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今日,科研创新是新一代开疆辟土的前线,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砥砺家国情怀的最佳平台


满足好奇心的途径好奇心是一种生来具有的、对未知事物或环境进行探索、从而了解乃至最终掌控其属性的心理冲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许多人培养了诸如旅游,摄影,航天,水上运动等耗资不菲的业余爱好。殊不知,科研创新才是满足个人好奇心的最有效最实惠途径。举例说,如果你对宇宙星辰感兴趣,你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天文学家。这样,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无偿使用那些昂贵的天文设备,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为国家天文事业献智献力,还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这简直是三赢啊。想想那些业余天文爱好者,为了观测星际天空,省吃俭用,只买得起不入流的设备,做低层次低分辨率的观察,身为专业天文学家的你,会不会常在梦中笑醒噢同理,你若是对山水特别着迷,生态学在向你招手;你若是对生物感到神秘,生物学在向你致意;你若是对海洋独有情衷,海洋学在向你微笑;你若是对飞机耿耿于怀,航空学在向你呼唤。一句话,你有什么样的好奇心,就有什么样的科学奥秘等待着你去探索去发现。

 

尊崇公平竞争的场所。据我所知,科研创新是世界上除了战场之外为数不多的尊崇公平竞争的职业场所。在这里,用人的主要标准创造力以及由此演生出来科研创新记录,而不是那些人为设置的头衔,文凭与年龄等要求。在这里,余荫,名校光环,种族优势,性别特征,全然与事无补,黯然失色,威力尽。事实上,家的余荫对科研创新影响微乎其微;或许由于智商回归现象,就连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学阀科霸,其子孙后代都平庸无奇。名校的光环在科研创新上也不灵验;尤其在海外,国内名校文凭,如果没有众多优质论文的衬托,无异于当地社区学院的结业证书。此外,科研创新是一种智力博奕,个人的体能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与最终结果没有必然联系。以微生物学为例,病毒和细菌不会认你出自何门,修于何校,源起何族,体能高下,倘若缺乏有效的思路与策略,你在病毒和细菌方面的科研创新就举步维艰,甚至一败涂地。


总而言之,科研创新的魅力不仅折射了当今时尚的变迁,而且还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砥砺家国情怀的最佳平台,满足好奇心的最有效最实惠途径,和尊崇公平竞争的职业场所。如果你有为家庭与家族的福祉,国家与民族的富强而献智献力的愿望与担当,请毫不犹豫地加入科研创新的行列如果你有对未知事物或环境进行探索、从而了解乃至最终掌控其属性的心理冲动,请速速地敲开科研创新大门。如果你期盼一个尊崇公平竞争的职业场所,请明智地做出科研创新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843-1280866.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的基本功
下一篇:科研创新:爱迪生的思路与策略
收藏 IP: 124.150.74.*| 热度|

10 彭真明 黄永义 张鹰 农绍庄 晏成和 彭振华 孙颉 曾跃勤 郁志勇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