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02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uzi0202

博文

科研那些事儿-第四期 你的实验室安全吗?

已有 1853 次阅读 2020-12-8 08:0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读:

实验室安全话题永不过时,在发现与创造科研圣地的同时别忘了保护好自己。

来  源 |  光明网、澎湃新闻、生物学霸、募格学术、检疫医学网


布鲁士菌感染重大事故

2019年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病病例,均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

为此,甘肃省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认为此次事件为布鲁氏菌隐性感染。随后的几周,兰州兽研所学生和职工血清布鲁氏菌抗体初筛检测累计671份,实验室复核检测确认抗体阳性人员累计181例。

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是一起严重的事故。这件事在学术界引起来了广大关注。

图片1.png


什么是布鲁氏菌

图片2.png

(布鲁氏菌伪彩照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布鲁氏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人类对布鲁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鲁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该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及时治疗的话可以痊愈,但如果严重,也可能会导致失去生育能力和工作能力,如果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则病情会反复发作。

图片3.png

(多种动物可作为布病传染源  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调查结果

经过了一年的多的调查,这件事也迎来了官方的回应。先给大家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14日,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检测21847人,初步筛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4646人,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建立健康档案3159人

事故的原因专家组认为: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微信截图_20201202094516.png

造成此次事件的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车间已吊销了兰州生物药厂的相关产品批准文号(取消生产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此次事件的的补偿赔偿工作已于今年10月份分批次展开。

QQ截图20201202094647.png

目前,距离兽研所学生感染布鲁氏病已经过去了1年。最早确诊的学生表示:因为这次事件,论文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首先是毕业的问题:在患病期间除了身体疲乏、关节疼痛外,因为此前实验室关闭了一个月,实验无法进行,发论文和毕业都受到影响。虽然一部分同学在之后的时间内将此前耽误的实验和论文进程都及时填补了,但仍旧有一些同学因此不得不延期毕业

其次找工作的问题:由于不少感染学生来自兽医专业,将来很有可能在牧场一类的企业任职。但绝大多数牧场类企业的入职体检中包括布鲁氏病检测,如果布鲁氏菌检测呈阳性,找到工作或许比较困难


被忽视的实验室安全

布鲁氏菌感染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图片4.png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也发生过一起布鲁氏菌感染事件,计有28名学生及教师相继被确诊感染布鲁氏菌。这起事件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在2010年底的一次羊活体动物实验。据专家介绍,如果徒手做实验,病菌就可以侵入手上细小的伤口;第二种途径就是实验者在打开动物内脏时所形成的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实验者。按照相关实验要求,实验者在做此类实验时,应该穿戴手套和手术衣、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并在使用这些防护器具后,依规定处置这些用具。东北农大之所以发生布鲁氏菌感染事件,正是因为如受感染的学生所说,他们在进行相关实验时,“像戴手套啊什么的就是没有戴,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消毒的什么都没有”。

通过这件事,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实验室安全的警钟。

那么是时候给大家普及实验室的安全等级了,研究致病微生物的同学门敲黑板了啊!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必需场所,根据危险度等级,包括传染病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国际上将生物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P1(Protection level 1)、P2、P3和P4四个等级,其严格等级从低到高。

QQ截图20201202094959.png

▲ P1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因子。 

▲ P2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P3实验室:防护实验室,适用于处理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 P4实验室:最高级别防护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比如埃博拉病毒。

P4实验室作为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应对高危险性、且无法预防和治疗的烈性病毒的利器。一般为一栋独立的建筑物,如与其他级别生物实验室共用建筑物,也需要在建筑物中占据独立的隔离区域,并与附近的其他建筑物完全隔离。

在常见的四层结构中,一层为污水处理与保障设备,二层为核心实验区,三层为排风管道过滤层,四层为空调设备与送排风管道。

图片5.png

P4实验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数量较少。我国也仅有4家生物安全四级(BSL-4)实验室(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尔滨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台湾国防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台湾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昆阳实验室)。

按照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生物安全评价,对于布鲁氏菌免疫学实验、涂片、显微观察需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需在动物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活菌分离、培养离心、菌种冻干需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图片6.png

那么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住p几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早在本年1月23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强调病毒培养、动物感染试验应在P3实验室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操作应当在P2实验室进行,采用P3实验室规范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及防护,对于灭活材料的操作可在P2实验室中进行,而分子克隆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其他操作,可以在P1实验室进行。


防控、防控是我们今年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做好实验室防控,保护自己科研结果的同时也在保护自己呀!

OK,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课程,我们下期见~

公众号图片.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5347-1261566.html

上一篇: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专题公开系列课
下一篇:【预告】12月9日微生物基因组专题公开课
收藏 IP: 183.195.1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