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无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yang22 JPL Staff Member

博文

寻找1988年王振义白血病论文的第一作者黄萌珥 精选

已有 12684 次阅读 2012-3-9 16:09 |个人分类:科技世界|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论文, 白血病

由于一位朋友的儿子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APL)白血病,我上网做了些搜索,从而发现APL型白血病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一群中国科学家,上海瑞金医院的王振义教授以及他的团队。他们发明的全反式维A酸(ATRA)+砷剂的治疗方法,使得APL型白血病从几乎100%死亡率变成了90%以上的五年成活率。千千万万的病人因为他们的研究得以活命。王振义教授因此得到了许许多多的荣誉。如今88岁的王振义教授是一位在中国和国际都很受尊敬的人物。

这个APL型白血病治疗的革命起始于1988年在《Blood》上的一篇论文:
, “Use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lood, vol. 72, no. 2, p. 567, 1988,
 by Huang Meng-er, Ye Yu-chen, Chen Shu-rong, Chai Jin-ren, Lu Jia-xiang, Zhoa Lin, Gu Long-jun, and Wang Zhen-yi

在Google Scholar上显示,这篇论文被引用1600多次

这篇论文共有八位作者。王振义教授是最后一位。以我在网上看到的王振义教授的爱惜人才淡薄名利的品德,这是一点不奇怪的。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Huang Meng-er。他到底是谁?他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我google“Huang Meng-er”,没有找到中文名字。只是知道这位Huang Meng-er如今在法国的一个研究所工作。

google王振义,从描述王振义的中文文章里(这样的文章有千千万万),得知1988年组织做ATRA治疗APL型白血病临床试验的是王振义的研究生,叫黄萌珥,正好对上英文的Huang Meng-er。

我于是google黄萌珥,除了几道关于黄萌珥回母校宁波四中访问的结果外,得到的结果几乎全是跟王振义连在一起的,几乎都是以”王振义的学生黄萌珥“的形式出现。

当时用ATRA治疗APL型白血病,这一革命性的主意也许是王振义教授提出的,但具体工作和那篇革命性的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黄萌珥。而这位第一作者至今依然躲在王振义的光环后面。

-------------------------------------------
以下是后来加上的:
* 很多人评论医学论文的最后一位作者是通讯作者,是指导者。我原来对这个行规不了解。在我从事的领域,没有这道规则。

作者次序的排列在不同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这是从wikipedia 抄下来的

Rules for the order of multiple authors in a list vary significantly between fields of research, but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in a particular field.[24] Some fields list authors in order of their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the work, with the most active contributors listed first; other fields, such as Mathematics, list them alphabetically.[25] Biologists tend to place a supervisor or lab head last in an author list; organic chemists might put him or her first.

* 推荐王守业的相关博文:
我国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兼议王振义院士
 
* 根据瑞金医院血液所所长陈赛娟的一篇文章,ATRA这种药物对APL型白血病的作用,是黄萌珥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的:
“受到上述发现的启发,王振义教授和其他同事们开始意识到分化疗法也许就是他们在寻找的理想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然而,选择什么作为诱导分化剂却是个问题。最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教授的一位学生黄萌珥,在一次实验中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一种在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化合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以诱导早幼粒细胞株HL-60和APL病人身上采集的新鲜的白血病细胞分化。王教授和同事们立即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具有潜力的药物上。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158-545848.html

上一篇:感叹生命的脆弱
下一篇:从今天起,每个星期只能够上科学网三个小时
收藏 IP: 99.115.121.*| 热度|

17 虞左俊 曹聪 鲍海飞 王华民 朱丽红 郑浩然 李学宽 樊晓英 徐磊磊 杨洋 王守业 温世正 高莉 赵凤光 Majorite htli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