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il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shilun

博文

读研究生,应该如何检索-阅读文献? 精选

已有 14336 次阅读 2020-6-10 08:39 |个人分类:“研”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研(包括博士)以后,我们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本科强调的是学习吸收现成的知识,需要全面的了解经过验证的知识,进行的各种实验大部分也是验证性的实验。而研究生面对是一系列未知的领域,重在探索,从那些看似杂乱的问题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本科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们说,工厂中应用的技术知识要比我们书本上学到的落后十年,而书本上的知识比我们实验室研究的要晚不止十年。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实验室的研究,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面对的问题基本是全新的领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应的也变成了以阅读文献为主而不再单单是泛泛的学习书本知识。那么,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文献才能更好的紧追研究前言,更好的读好研究生呢?

阅读文献,一是熟悉相应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关键术语,二是具备分析论文结构的能力,三是明确自己阅读文献的目的。

 

一、如何检索文献


1. Web of Science去限定关键词查询。

在此建议大家尝试使用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这样直接在Web of Science上导出你需要的endnote能够识别的文件,识别以后,在学校购买了数据库的前提下,点击Find Full Text你是可以批量下载的。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2. 参考文献。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看到文章应用的哪篇参考文献对你比较有用,有目的的去下载这篇文献。可以去期刊的官方网站检索,或者去其他许多免费网站查询下载。

另外,百度学术也比较好用,支持模糊搜索,能直接链到相应的网站。

有时候根据参考文献查找原文不是非常容易,可以使用http://chemsearch.kovsky.net/这个网站。把引用的文献复制到里面就可以直达期刊官网。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3. 数据库查询。

在限定了某个数据库的前提下,可以去某个数据库检索查询下载。比如就想找ACS里面的文章,那就去ACS主页检索,同样也支持endnote格式导出。当然,前提是学校购买了数据库资源。

4. 一些专门的网站。

有一些网站针对一个领域是有实时的文献跟踪报道的,这个不同的领域网站不同。比如能源一类的网站:能源学人,材料类的网站X-mol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资源。

image.pngimage.png


二、如何阅读文献


大部分存在文献阅读困难的研究生,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前期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影响,将阅读等同于全篇记忆;二是没有经过适当的写作训练,无法理清文献结构。前期专业知识的学习止步于硬性记忆而非理解,自然在阅读时无法运用。更深层次来说,也是基本阅读能力存在缺陷,这就已经是中小学教育时留下的短板,绝非单靠大学教育能补回来的。

 

1.新手扫盲。

对于刚刚进入实验室的低年级的同学,不太建议一上来就拿出顶级期刊的英文杂志去阅读,除非你的英语水平非常高。否则,一两周的时间去读一篇文献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刚刚接触科研的同学最主要的还是熟悉自己以后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比较建议下载几篇研究生毕业论文去看,尤其是博士毕业论文。因为每一篇毕业论文的前言部分都把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讲的非常清楚,看完几篇之后对这个领域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去啃英文文献,效率要高的多。

2.泛读累积知识面。

文献的数量成百上千,如果每一篇都精读显然不可能,此时就需要泛读一些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大量阅读有关文献,使自己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泛读方法不固定,可以看看标题、读一下摘要、简单看文章中的图表等,目的就是你知道这篇文章做了啥,他的创新点是什么,这就可以了。这样读的文献多了,你自己设计实验的时候也就有了思路。

泛读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泛读找出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献,继续精读。

3. 精读累积知识点。

精读的目的就是对所研究的领域的一些表征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理解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以后自己写文章可以分析原始数据。

精读需要带着问题去读。

要了解这篇文章的创新点是什么?

有什么缺点或不足?

我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克服这个缺点?

文章的那个部分做的非常好,我以后可以借鉴?

通过这篇文章,我是不是可以别出心裁,将他的方法或者思路用在我目前进行的研究上?

……

 

有了宽广的知识面,对研究领域的重点知识能够精准分析,我们阅读参考文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读的多了,可以相应的写一篇综述文章,通过论述领域内的研究进展,结合当下的研究,来为此领域的发展做出回顾性与前瞻性的评述,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结果。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研海拾珠”。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研海拾珠”,转载请私信授权。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3908-1237212.html

上一篇:为什么要读博?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下一篇:从博士的角度谈谈:学历是否重要
收藏 IP: 202.113.19.*| 热度|

12 郑永军 赵志宏 黄永义 吴仁智 李庆祥 杨轶杰 孙扬健 孙颉 王勇 孙斐源 杨丹丹 李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