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8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8yang

博文

[转载]李四光教会我识别、捕捉地震前兆

已有 2824 次阅读 2020-4-26 15:1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李四光;地震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汪成民,地理学家,研究员,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后被选送到苏联第聂泊尔彼得罗夫斯克矿院学习。1960年回国后从事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研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央地震办、国家地震局负责震情分析与地震研究预报,历任分析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


1966年5月的一天,我从邢台红山地震台骑车到尧山地应力观测站参观如何往钻井中下探头,恰好遇到李四光去检查工作。我乘机向李老咨询如何搞地震预测,他告诉我:“地震是地壳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最急剧表现形式之一。”“地震是地下岩层的突然破裂,引起它破裂必然有一股力,只要想办法测到这种力量的变化过程,就能预报地震”“捕捉这种力量变化的方法很多,地下流体就很有希望”。

当他知道我是在苏联学水文地质的时候,便要我汇报邢台地震前后地下水的变化。我恰好随身带着一幅3月8日 6.8级地震(震中在隆尧县马兰村)及322日7.2级地震(震中在宁晋县东汪村两次大震前后地下水升降的平面图。并把我们对这两幅图中一些百思不解的疑问向他请教。

发生在几乎相同的地质环境中的两次地震的地下水后效图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3月22日图比较规整,呈椭园形,震中大体处在地下水后效椭园形区的中心部位,四周呈对称状。而3月8日地震的地下水后效图,地下水上升范围有明显的不对称现象,震中马兰处于地下水剧升椭圆形区的南焦点,而椭圆形区的北焦点恰好是即将发生地震的震中东汪村。这一怪现象是偶然巧合呢,还是有其科学道理?李老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答应回去研究。image.png

1966年6月李四光召见我和吴锦秀到他家里详细汇报邢台地震地下水调研结果。宽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月前我给他的两幅图,他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汇报一开始他要我先对自己提的问题谈谈看法,我大胆提出地震前后地水位的变化是否包涵某些地壳应力状态的信息。3月8日6.8级地震前后地下水升降的平面图既反映了已经发生的6.8级地震的后效,又反映了即将7.2级地震的前兆,是两种信息的叠加。而7.2级地震前后地下水升降的平面图是单纯地震的后效反映,意味后面已没有大的余震了。假如这一观点成立,就可以大胆设想利用地下水地震前后的变化图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后效烈度异常区可能提供下次地震们的震中区的信息”这是一种完全新的预测地震的方法。想不到这一观点得到李四光的大加赞赏,他把它称为“后效异常跟踪预报法”,要我继续努力深入研究通过地下水反演地壳应力变化图像。

邢台地震以后,周总理多次询问李四光下一步地震活动趋势,李老提出“从构造体系上看,沧东断裂要注意,深县、沦县、河间一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果然,1967年3月27日在河间发生6.3级地震。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地震发展趋势进行了成功预测、并提前一年正确地向国务院打个招呼。李老用事实反驳了“地震不可预测论”亲自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为了研究李老的预测,1966年11月我们从山东德州出发,沿沧东断裂普查宏观异常,在沧州兴济镇附近发现一口原先无油的枯井在邢台地震后猛烈喷发现象,1967年3月27日河间6.3级地震就发生在兴济喷发油井附近(距离仅40公里)李老看了邢台地震引起兴济井喷发的资料与相片后,十分兴奋地告诉我这就是地下水可以灵敏地反映地壳应力变化的明证,兴济油井喷发是邢台地震后应力向河间一带转移的显示,因此“后效异常跟踪预报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实用价值的。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逝世,在他临终前2月7日给张魁三主任打电话,要他通知我去北京医院向他汇报最近地震形势与地震前兆观测结果。医生规定只能谈20分钟,结果在李老坚持下,共谈了一个半小时。李老躺在病床上对当前的震情与前兆观测的每一条曲线都进行了认真分析,分别时他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总理在1966年亲自召我到中南海,把地震预报任务托付给我,我如履薄冰、全力以赴,生怕辜负了国家的期望,现在看来我时间不多了,这一任务交给你们希望能接上班”。

临别时他又嘱咐一遍:“地震时地壳的应力变化引起的,地下流体是反应地壳应力变化最敏感的手段之一,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地搞下去”。这是李老留给地震工作者最后的一段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2258-1230230.html

上一篇:[转载]李克强为何反复强调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下一篇:[转载]自由与科学
收藏 IP: 112.18.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