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hug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hugh

博文

[转载]如何利用Excel进行T检验?如何确定单双尾?

已有 21964 次阅读 2020-5-11 11: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经常疑惑T检验(TTest函数)的单双尾设置,这篇文章讲得比较详细,我的理解是,由于具有了方向性,单尾检验有更大的把握(更容易)做出判断,这需要坚实的前提证据;在没有明确方向性的情况下,则需要做更为严格的双尾检验。

以下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07/16/56135722_853525181.shtml,略有改动。

首先说一下如何确定单尾还是双尾吧:

单尾,就是你知道方向性了,比如A变量已经大于B变量,但是不知道大多少;

双尾,是你不知道,所以就看看到底是A大于B还是B大于A,再看看大多少。

严格的统计分析要求做双尾分析更多一些。

有两组数据A和B,双尾显著性检验是比较A和B有无显著性差异;单尾检验是检验A是否显著大于B或者B是否显著大于A。至于方向,一般是在假设的时候定,或者题目中就有(例如,请检验A是否显著大于/小于B)。

双尾检验和单尾检验

通常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两总体参数是否相等。以两样本均数比较为例, 无效假设(即零假设H0)为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相等; 备择假设为不相等(有可能A大于B,也有可能A小于B),即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而研究者做这样的假设说明:(1)他没有充分的理由判断A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会大于或小于B;(2)他只关心AB两个样本各自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至于哪个大那个小不是他关心的问题。这时研究者往往会采用双尾检验。

如果研究者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判断A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不可能大于(或小于)B,这时一般就采用单尾检验。

例如:要比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男生心率是否低于一般中学男生的心率,就属于单尾检验。因为根据医学知识知道经常锻炼的中学男生心率不会高于一般中学男生,因此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应使用单尾检验。

单尾检验和双尾检验的区别在于他们拒绝H0的标准。单尾检验允许你在差异相对较小时拒绝H0;而双尾检验需要相对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不依赖于方向。

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单尾检验与双尾检验不同。一些研究者认为,双尾检验更为严格,比单尾检验更令人信服。因为双尾检验要求更多的证据来拒绝H0,因此提供了更强的证据说明处理存在效应。另一些研究者倾向于使用单尾检验,因为它更为敏感,即在单尾检验中相对较小的处理效应也可能是显著的,但可能达不到双尾检验的显著性要求。

那我们应该使用单尾检验还是双尾检验呢?通常,双尾检验被用于没有强烈方向性期望的实验研究或存在两个可竞争的预测时。例如,当一种理论预测分数增加,而另一种理论预测分数减少时,应当使用双尾检验。使用单尾检验的情况包括,在进行实验前已经有方向性预测或强烈需要做出方向性预测时。 

对于假设检验,其检验统计量的异常取值有两个方向,即概率分布曲线的左侧(对应于过小的值)和右侧(对应于过大的值)。

一般情况下,概率分布函数曲线两侧尾端的小概率事件都要考虑(双尾检验)。如果事先有把握确定其中的一侧不可能取值,则仅需对另一侧的小概率事件进行检验即可(单尾检验)。

在用 “查表法”进行统计推断时,基于单小概率事件检验的临界值表称“单尾表”,基于双小概率事件检验的临界值表称“双尾表”。除t-分布临界值表是双尾表外,大多数的检验临界值表均为单尾表。

在显著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例如α =0.05),对于单尾表,单尾检验时仍使用α进行统计推断,双尾检验则用α /2进行统计推断;对于双尾表,单侧检验时改用2α进行统计推断,双侧检验则用α 进行统计推断。

其次,来看看如何确定Excel中TTest函数的type:

对于双独立样本,须先进行方差齐性判断,用FTEST( )函数:

P = FTEST( )

直接看P是否<0.05或<0.01,判断显著性。

当P <0.05或<0.01时,说明“两组数据的方差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即两个样本的方差“不齐”,这时,TTest中的 TYPE参数应取3。 反之,说明“两组数据的方差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即两个样本空间的方差“”,这时,TTest中的 TYPE参数应取2

语法:TTEST(array1,array2,tails,type)
array1 为第一个数据集。
array2 为第二个数据集。
Tails 指示分布曲线的尾数。如果 tails = 1,函数 TTEST 使用单尾分布。如果 tails = 2,函数 TTEST 使用双尾分布。
type 为 t 检验的类型
1 成对
2 等方差双样本检验
3 异方差双样本检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1904-1232657.html

上一篇:[转载]新鲜核桃的青皮如何去除?
下一篇:[转载]测序报告中的Q20、Q30代表什么意思?
收藏 IP: 111.36.1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