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以语义数学方法构建DIKWP模型(简化)

已有 294 次阅读 2024-12-17 15:0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以语义数学方法构建DIKWP模型

段玉聪(Yucong Duan)

国际人工智能评价网络 DIKWP 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 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WCAC)

(电子邮件: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本报告基于段玉聪教授的“语义数学”理念和已有的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框架定义,尝试将DIKWP的语义以一种不需先经自然语言到数学抽象转化的方式直接在数学结构中“生成”。报告首先回顾了语义数学的基本思想及DIKWP组件的语义描述,然后提出了一套初步的数学框架,以期在后续的交互与迭代中得到细化和完善。

一、背景与动机

  1. 语义数学(Semantic Mathematics)理念:数学传统上被视为从自然语言中抽象而来,用于精确刻画和解决用语言描述的问题。然而,在从语言向数学抽象的单向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语义损失或扭曲。段玉聪教授提出的“语义数学”理念的目标是在语义生成过程中构建一种无需中间翻译就能保持或体现语义的数学框架,即在数学系统中原生地生成语义,消弭语言-数学转换中的丢失与偏差。

  2. DIKWP框架:DIKWP是一套常用于描述认知、信息处理与决策的层次/网络模型,包括五个要素:

    • Data(数据):强调从认知角度的“相同性”语义。

    • Information(信息):强调从数据中识别并引出“差异性”的语义。

    • Knowledge(知识):强调经由信息的综合形成“完整”的语义理解结构。

    • Wisdom(智慧):将知识应用于决策,并融合道德、社会价值的高阶语义维度。

    • Purpose(意图):为整体过程设定目标和方向,从而引导DIKWP体系的各类变换与决策。

  3. 研究问题:如何利用语义数学的思想,将DIKWP的语义在数学结构中直接构造出来,使之不依赖自然语言中先行的主观定义?期望的成果是一个可操作、可验证的数学框架,在其中DIKWP每个组件的语义都是从框架的内部关系中自然涌现。

二、DIKWP组件的语义基础与数学直观

根据段玉聪教授的研究语义描述(参考来源),可将DIKWP的语义特征概括如下:

  1. 数据(D)

    • 核心语义:数据对应认知中“相同性”的元素。这里的“相同性”是指在某个语义特征空间中,无需深入解释就可直接感知为相同或类似的属性集合。

    • 初步数学表示:令 F 为语义特征空间(特征为 f_i),则数据 D 可表示为 D⊆F 或 D=(f1,f2,...fn)。相同性语义可通过在 F 上定义等价关系或聚类划分实现。

  2. 信息(I)

    • 核心语义:信息是通过识别与强调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数据经处理可产生新的区分度、新的语义单位,从而构成信息。

    • 初步数学表示:信息的产生可被视为一个映射 I: D→I_space,其中 I_space 是信息构成的空间。可在特征空间 F 上定义度量 d: F×F→R,用阈值或变换函数来捕捉数据特征的差异性,从而生成信息构件。

  3. 知识(K)

    • 核心语义:知识是信息的结构化综合结果,形成较为完备的语义网络。知识呈现为概念和关系的有机图谱,从而体现“完整”语义的凝聚。

    • 初步数学表示:以有向或无向图 K=(N,E) 表示知识,其中 N 是从信息中抽象出的语义概念,E 是概念间的关系。知识的完备度可通过图的性质(如连通度、覆盖率、冗余度)量化。

  4. 智慧(W)

    • 核心语义:智慧通过整合伦理、社会道德和价值判断,将知识应用于决策中。它在语义上处于更高层次,超越纯客观数据和信息的范畴。

    • 初步数学表示:定义一个决策函数 W: K×P→A,其中 A 是可行行动空间,P 是意图(见下文)。智慧的任务是选择满足价值或道德约束的行动 a∈A,以优化某个评价函数 E(K,a)。

  5. 意图(P)

    • 核心语义:意图决定从输入到输出的目标导向映射,为DIKWP体系提供明确方向。

    • 初步数学表示:P=(X_in,X_out,Goal) 指定从输入X_in到输出X_out的转化过程及目标函数Goal。P指引智慧、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过程,使得各环节朝向特定语义目标运作。

三、基于语义数学的DIKWP数学框架初稿

  1. 总体结构:为实现语义的直接数学生成,我们将 DIKWP 的组件看作一组相互耦合的数学结构与变换规则。这些变换规则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对语义的刻画,无需先行的语言描述。

    框架要点:

    • 定义特征空间 F 与语义操作,使数据 D 的出现即天然地以数学形式呈现其语义相同性。

    • 定义信息生成算子Φ,使得信息 I = Φ(D) 在数学上体现“差异性”的引入。

    • 定义知识构造算子Ψ,使知识 K = Ψ(I) 以图结构体现信息的有机整合和语义完整性。

    • 定义智慧决策函数 Ω,使得 W=Ω(K,P) 在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优行动,体现社会价值和道德内涵的语义。

    • 定义意图作为整体过程的参数,P=(X_in,X_out,Goal)指导各变换的目标优化。

  2. 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D→I)

    • 假设存在一个映射 Φ: D→I_space,使 Φ 在数学上体现出对特征差异的度量和信息构件的生成。

    • 信息的语义性此时由 Φ 的构造决定。例如,可定义 Φ 使其根据 d: F×F→R 的度量,将原始特征聚合、分离,产生具有可区分性的语义单元。

  3. 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I→K)

    • 通过 Ψ: I_space→K_space,将信息映射为图或网络结构 K=(N,E)。

    • Ψ 的定义保证当信息中存在足够的关联与体系性时,K的结构会呈现高连通度和较低的冗余,从而体现知识的完整与系统性。

    • 可借助图论工具(例如连通分量、介数中心性、紧密度等指标)来度量知识结构的完善性。

  4. 知识到智慧的转化 (K×P→W)

    • 定义一个决策过程 Ω: K×P→A,使其根据 P 中的目标函数 Goal 和社会价值评价函数 E(K,a) 进行优化决策。

    • 智慧语义的呈现来自 E 函数的定义,它将社会价值、人性考量(这本质上是一组高级约束和规则)植入数学框架中。

    • E 可以是一个多目标优化函数,在行动 a 中寻找使 E 最大的解,从而体现智慧所要求的价值选择。

  5. 意图 (P)

    • 意图决定了(X_in→X_out)的期望映射和优化目标Goal。

    • 在数学上,P 可以表现为约束条件集、目标函数选择、或问题求解策略的配置参数。

    • 意图确保系统朝着特定语义方向演化,使语义生成有方向、有目标。

四、可扩展与迭代优化

  1. 细化特征:后续需更精确地定义特征空间 F、距离函数 d、信息映射 Φ、知识构造 Ψ、决策价值函数 E 以及意图约束条件。这些需要实践经验和领域知识。

  2. 上下文与案例:若能给出一组具体场景(例如区分“security”与“safety”时在认知与决策中的语义差异),可将该框架应用于这些场景,对各组件进行实例化和验证。

  3. 公理与规则:若有公理化的原则来限定DIKWP内部交互方式,可将这些公理纳入数学框架中,以严格定义各变换的性质与可接受的解空间。

  4. 验证与测试:可对该框架的初稿在特定问题上进行仿真或推理验证,检查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语义效果,若有偏差则修正对应数学定义。

五、结论与展望

本报告尝试利用语义数学的理念,为DIKWP框架提供一个初步的数学化模型,使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语义在数学结构与操作中直接生成,而非经由自然语言翻译。本初稿仅提供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尚未达成最终的精确化。

未来工作将包括:

  • 与领域专家协作,对特征空间、信息度量、知识网络、智慧决策和意图目标的定义进行细化。

  • 选择具体案例(如区分“security”与“safety”在决策场景中的语义作用)对框架进行实证验证。

  • 引入公理体系和逻辑规则,将DIKWP框架的数学定义与语义约束紧密绑定,实现对语义完整性与无损性的更进一步保障。

通过持续的迭代和完善,有望最终构建出一个在语义数学层面近似无损地呈现DIKWP概念的框架,从而大幅减少自然语言到数学抽象过程中对语义的损失与歧义,为解决复杂认知决策问题提供一个坚实而统一的数学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64747.html

上一篇:Distinctions Between Active Medicine and Proactive Health
下一篇:The DIKWP Model Based on Semantic Mathematics
收藏 IP: 140.240.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