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4426296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442629614

博文

金博股份董事长廖寄乔:带领公司进入硬核时代

已有 1462 次阅读 2022-3-2 08:41 |个人分类:碳/碳复合材料|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 序言


今天的中国,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硬核科技的突破。中国的双碳战略给新能源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够顺应这个变革的企业,则必须具备硬核优势。

金博股份董事长廖寄乔:带领公司进入硬核时代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博股份”)作为唯一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造企业,沪深两市“民用碳/碳复合材料第一股,在业内备受关注。


一项核心技术走向市场,需经过市场的考验、行业的推广、客户的信任。如何打磨出企业真正的发展硬核?企业在行业内扮演什么角色?也许,廖寄乔博士的案例可以告诉我们答案。“立足新材料,开发新技术,致力新应用,创造新价值,就必须打磨出企业真正的发展硬核。”这是廖寄乔博士心中的理想,也深植企业的根骨之中。超前持续创新力、高性能的创新产品、挖掘维护核心客户……金博股份的发展过程,是从一次次沉淀到一次次飞跃的过程。


Carbontech Magazine》杂志副主编李彬彬特邀金博股份廖寄乔董事长对如何带领公司进入硬核时代的亲身经历进行深度分享与探讨。


金博股份董事长:廖寄乔

金博股份董事长廖寄乔:带领公司进入硬核时代


廖寄乔,男,汉族,1970年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研究员,湖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廖寄乔博士是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家863计划专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获“湖南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湖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优秀留学人员”、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获授权专利112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专利二等奖3项。


01

必须打磨出企业真正的发展硬核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几个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或左或右。


如何抉择,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格、经历和成长环境,而关键的抉择,将会影响他的一生。2004年,已是正高职称的廖寄乔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当大家都以为他会选择留在国外过安稳生活时,出乎众人意料,廖寄乔博士毅然回国,接受导师黄伯云院士的委托创业,探索实现碳/碳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的市场化。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有更加宏远的理想去挑战、实现,这条路,艰难却充满无限可能。


“立足新材料,开发新技术,致力新应用,创造新价值,就必须打磨出企业真正的发展硬核。”这是廖寄乔博士心中的理想,而这一理念,也深植企业的根骨之中。以廖寄乔博士为首的创业团队具备超前创新意识,这从金博股份专利的可观数量上就可知一二,而翻看其专利目录,遍及产品、方法、设备的专利范围则显示了公司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


回国之初,即便有一系列专利和高性能的创新产品,碳/碳复核材料在当时的民用市场还是全新的概念,客户对此知之甚少,但在廖博士的眼里,这却是一片正在孕育广袤生命的沃土。


市场前期开拓艰苦,廖博士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经历使人成长”是廖寄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概括。那个时候,公司刚刚成立,只有十几个人,员工都是身兼数职。为了推广公司和产品的理念,廖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开着车、拉着样品登门拜访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太阳能规模企业,有时候一天要马不停蹄,辗转多地,奔驰千里。一年下来,新买的商务车竟然跑出了近三十万公里的惊人里程。


在每一个客户身上,他都吸纳新的养分,不仅宣讲和探讨技术和产品,他还善于倾听和沟通,逐步积累了洞察行业的战略思维。厚积薄发之下,公司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可以说,廖寄乔博士见证了高温热场产品在中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遍野的全过程。


02

要继续保持高温热场领域的头部地位

2004年以来,在“金太阳”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以及国际光伏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迎来高峰。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红火,廖寄乔博士从中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廖博士的出发点是要解决“卡脖子”关键部件技术问题,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必不可少的单晶炉、多晶炉等设备的使用,恰有其用武之地。用碳基复合材料替代单晶炉、多晶炉使用的传统石墨热场材料,不仅能够取代进口高纯石墨,而且可以作石墨之所不能,大幅降低长晶炉功率,提高产量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不抄袭,不冒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持续加大研发强度和力度”,廖寄乔博士的创新理念深入骨髓,并为金博股份技术管理团队所践行传承,金博股份创业元老、中流砥柱们都深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无论多难都要走出来。坚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解决“ 卡脖子”关键部件已经成为金博股份的血统文化,所以每个产品的攻坚往往都能做成。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光伏热场领域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部分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产品从技术、性能、成本、供货周期等方面领先于国外厂商的等静压等特种石墨产品,逐步进行进口替代,成为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光伏头部企业的优秀合作伙伴。以坩埚产品为例,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占有率由2010年的不足10%,上升到2019年的超过85%,替代趋势十分明显。产品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等地,在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已销往日本、挪威、韩国和澳大利亚。


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金博股份掌握了碳纤维准三维编织技术、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制备低成本化、产品品种多样化和装备设计自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对高纯等静压石墨产品的进口替代及升级换代,整体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金博股份先后承担了科技部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国产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先后拥有授权专利112项,并独家或以第一起草单位身份牵头制定了5项国家行业标准。


国家“双碳战略”将推动赛道高速发展。根据“碳达峰”达成的目标,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在70-90GW之间。廖寄乔博士表示,金博股份的目标是继续稳固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扩大领先优势。未来,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和未来订单的持续释放,公司产品规模和市占率和渗透率将有望得到继续提升。


03

碳陶制动、氢能领域

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持续为客户提升价值”,这一经营理念始终植根于廖寄乔博士的心里;“去做你想做的事、帮助想帮助的人和行业”,这个信念也一直伴随着他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进阶。虽然当下取得的成绩足以耀目,但在廖博士看来还远远不够。


尽管企业过去靠踏实做技术和实力积攒了底气,不过那些需要隐忍、需要“熬”的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2020年登陆科创板,可谓金博股份的高光时刻。但是,在廖寄乔博士眼里,这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科创板本身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公司上市之后,我们更加要埋头努力,用结果说话。一旦产品效益形成,投资者自然看得到”。


历史的经验证明,企业真正想做好,就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在扮演什么角色,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碳/陶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摩擦材料,可广泛用于大型装甲、重载货车、高速列车、高端汽车等高速制动或重载制动。碳/陶摩擦材料具有单位面积吸收功率高、比重轻等特点,在各种类型摩擦材料中性能最好。但之前碳/陶摩擦材料制造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通过多年的探索,金博股份已经具备了批量低成本制备碳陶复合材料的能力,助力碳陶制动产业发展我们责无旁贷。”廖寄乔博士信心十足的表示。


公司生产环节中会产生氢气,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氢气资源的生产规模随之不断增加。以氢气利用为支点,开展氢能源业务,解决氢气瓶、碳纸等氢能领域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势在必行。氢能相关业务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充分循环利用公司生产环节产生的资源,同时能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这将会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收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积累上的优势,开展氢能源相关材料技术的研发,创造出新的增长曲线”廖寄乔博士坚定地说。


金博股份的发展过程,是从一次次沉淀到一次次飞跃的过程。如今,公司打造并拥有了一支有理想、有激情、正直而富有诚信的团队,让廖寄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廖寄乔博士认为,目前的金博股份还处在少年阶段,随着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能源产业的升级,只要企业有清晰的路线、明确的目标,并愿意不断积累经验,尝试新领域,突破新技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一定可以诞生受全球瞩目的碳基复合材料平台企业。


本专访内容为DT新材料平台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017-1327650.html

上一篇:关于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的传统试验方法,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转载]青岛农大曲望达教授等 J. Clean. Prod. 木质素基碳纤维作为柔性赝电容电极基底的特色应用
收藏 IP: 218.74.2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