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PRESS LETTER
Theory of Critical Phenomena with Memory
Shaolong Zeng, Sue Ping Szeto, and Fan Zhong
Chin. Phys. Lett. 2022 39 (12): 120501
DOI: 10.1088/0256-307X/39/12/120501
文章亮点
提出了包含记忆效应的临界现象理论,发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动态临界现象,对进一步理解动态临界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 涨落χ的峰τp=T-Tc (a) Tc处的序参量|Mc| (b) 及χc (c) 随线性升温速率R的变化。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rν = 0.405(22)、β/rν = 0.0941(4)和γ/rν = -0.372(9) ,由此得到z = 3、β/ν = 1/2和γ/ν = 3/4(r = z + 1/ν,ν = 1/2),与朗道平均场对应的结果2、1和1不同。利用这些指数,可把插图中不同速率的序参量M (d) 和涨落χ (e) 的曲线重合在一起。
含记忆临界现象理论
研究背景
记忆现象是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等复杂系统的一个普遍特征,临界现象在自然界、社会和人文等领域中广泛存在,很多现象包括人脑、市场、网络等被认为处在临界状态。如果临界现象中包含记忆效应,会有什么结果?当下,临界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以拉氏量为中心的动态场论,而忽略等价的朗之万方程中的哈氏量。尽管后者决定着系统的静态性质,那么这种范式是否完整?在以幂律衰减的空间长程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临界现象会出现新的普适类。在以幂律衰减的时间长程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临界现象是否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内容简介
最近,中山大学钟凡课题组提出含时间长程相互作用的含记忆伊辛模型,并以重整化群方法研究含幂律衰减时间长程关联的ϕ4模型中记忆效应对临界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与空间长程相互作用类似,含记忆的临界现象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新普适类,但与前者完全不同。当直接加上时间长程作用时,因为哈氏量有非零量纲导致超标度律不成立,所以必须引入一个含量纲常数并作合适的变换以充分考虑哈氏量的作用,形成新的有效哈氏量和拉氏量。由此导致时间与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效维数以修正超标度律,并呈现与通常朗道平均场理论完全不同的静态和动态临界指数。利用有限时间标度方法,通过对含记忆伊辛模型的数值模拟,这些指数得到印证。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该工作提出了含长程时间关联的相变模型,揭示了记忆对临界现象的影响,在经典系统中展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和转换,丰富了动态临界现象,并加深了对动态临界现象的理解。
研究快讯集锦
范德华铁磁/半导体异质结中的大室温磁电阻
准二维铁硒基超导体中普适赝能隙行为的核磁共振实验证据
兆巴高压下的金刚石NV中心光探磁共振
在超导量子电路中演示非阿贝尔系统的量子几何张量测量
基于里德堡原子基态封锁的双量子比特几何门
SrTiO3单晶立方相到四方相转变引起的弹性异常
氮化二聚钴:一类潜在的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Manakov方程中调制不稳定性和非简并Akhmediev呼吸子
表面粗糙的聚集和反聚集效应对电子隧穿的巨大影响
对数量子时间晶体
本征微观态的重整化群理论
伊辛模型的几何上临界维度
通过氢化钙退火方法连续掺杂Bi2212至电子掺杂超导体
氦离子注入制备的钇钡铜氧高温超导约瑟夫森结
变分角转移矩阵重正化群方法及其在经典统计模型中的应用
在单比特上基于量子态判别的互文性实验验证
巨行星内部可能存在的氦-二氧化硅化合物
范德瓦尔斯超导材料中准二维超导电性和可调控近藤晶格的共存
QCD强耦合常数在微扰及非微扰能区跑动行为的新分析
始于生成网络的马尔可夫链蒙卡
压力诱导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含氖聚合氮化物
FeSe超导体的反常能带劈裂和强各向异性超导能隙随掺硫的奇异演变
锁相热扩散趋肤效应
用于拓扑量子器件的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原位分子束外延
α-CsPbI3的缺陷容忍性:高温相材料中点缺陷性质的计算方法
Valence Quark Ratio in the Proton
高混合熵提升非晶合金的能量状态
在可调耦合超导量子比特中实现全微波脉冲的CZ门
BaO/SrTiO3界面的电输运性质研究
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索潜在的笼目材料
点此浏览所有Express Letters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发表速度快,学术质量高。截至2020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20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收录于合集 #研究快讯 20下一篇阅读原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