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研究快讯 | 利用光镊中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实现单个原子量子运动态的高保真微波操控

已有 2069 次阅读 2020-6-17 23:5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研究快讯 | 利用光镊中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实现单个原子量子运动态的高保真微波操控

原创 王坤鹏 等 ChinesePhysicsLetters 4月1日

1.gif

原文已发表在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

Received 18 January 2020; 

online 06 March 2020


EXPRESS LETTER


High-Fidelity Manipulation of the Quantized Motion of a Single Atom via Stern–Gerlach Splitting

Kun-Peng Wang(王坤鹏), Jun Zhuang(庄军), Xiao-Dong He(何晓东), Rui-Jun Guo(郭瑞军), Cheng Sheng(盛诚), Peng Xu(许鹏), Min Liu(刘敏), Jin Wang(王谨), Ming-Sheng Zhan(詹明生)

Chin. Phys. Lett. 2020, 37 (4): 044209

文章亮点

以微型光阱中的单原子及单原子阵列为体系,进行量子信息处理和受控的少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实现高保真的内态外态的操控是进行这些研究的前提之一。由于存在较显著的光散射导致的退相干效应,基于双光子受激拉曼跃迁方案,人们难以实现高保真的运动态操控。本文另辟蹊径,利用微波结合史特恩-盖拉赫效应实现了微型光镊中的单个原子的运动量子态的高保真操控,观测到了高达三阶运动边带的相干拉比振荡。经过评估,在纠正了态制备和探测误差后,一阶运动边带跃迁的π-脉冲的保真度大于0.99。实现史特恩-盖拉赫效应所需要的的梯度磁场来源于微型光镊在焦点处所固有的偏振梯度。另外研究人员还准确测量了这一小于原子运动波包尺寸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测量误差小于0.05 nm。


利用光镊中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实现单个原子量子运动态的高保真微波操控


研究背景

囚禁在微型光镊的单个中性冷原子(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原子),可用于包括量子模拟、量子计算、以及从冷原子到冷分子等诸多前沿课题研究,这一体系正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这得益于其优异的单原子级分辨性和可扩展性。开展以上列举的诸多应用的前提之一是实现对单个原子的完全操控,包括内部自旋态和外部运动态。特别的,在研究光阱中由单原子合成单分子以及少量原子体系的操控问题时,实现原子量子运动的操控是必要条件之一。传统的操控碱金属原子运动态的方法,是利用有光子反冲的双光子受激拉曼跃迁来实现的(对于碱土金属原子来说,利用单光子的跃迁即可实现)。由于双光子受激拉曼跃迁需要借助于中间的电子激发态,这难以避免会引入额外的自发辐射,从而引起退相干和加热效应。另外,在进行双光子受激拉曼跃迁的同时,如果光镊中有其它原子存在,拉曼光还会与分子激发态耦合从而引起跟原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因此,设计一种既干净又高效地操控原子运动态的方法,是开展阱内多原子运动操控的关键。除了激光之外,另外一种操控原子超精细内态的方法是利用微波驱动基态原子能级间磁偶极跃迁,从而达到操控原子内态的目的。但与单个激光光子相比,单个微波光子的动量极其微小,使得单独用微波难以达到改变光镊中原子的运动量子态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利用著名的史特恩-盖拉赫效应,即原子在梯度磁场中时,不同的磁子能级感受到不同的势从而使得不同的内态所对应的空间波函数产生相对的移动,最终导致原子的不同运动态的波函数不再正交而是具有一定的重叠积分。所以处于梯度磁场中的原子在微波的驱动下在磁子能级之间跃迁时,就会伴随着运动态的改变。在离子阱体系中,人们利用真实的梯度磁场演示了这一原理。对于中性原子来说,囚禁光场的矢量光频移可以方便地提供等效的磁场梯度,这在光晶格体系以及纳米光纤体系等有了初步演示,但是高保真的运动态操控还未实现。


研究内容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詹明生研究组的何晓东和王坤鹏等人利用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实现了对单个铷-87(87Rb)原子的运动态的相干操控,观测到了运动基态与不同的激发态间的相干拉比振荡,其中对于一阶边带的操控保真度高于0.99。此前,该研究组已经利用微波对阵列中的87Rb原子量子比特实施了保真度超过0.9999的内态操控[Phys. Rev. Lett. 121 240501 (2018)]。


而在本文中,如图1所示,单个87Rb原子被囚禁在波长为852 nm的高斯光聚焦而形成的光镊中,在焦点处激光束腰大小约750 nm。如此之小的光阱可以保证每次只能装载进一个原子;同时,在焦点附近也会产生激光的偏振梯度,从而引起等效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在实验开始的时候,87Rb原子首先被装载进光镊中,然后进行偏振梯度冷却和三维的拉曼边带冷却,将原子冷却到谐振势阱的基态|n⟩ = |0⟩。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加偏置磁场和激光偏振方向,可以使偏振梯度的效应表现出来,打开原子运动态之间的耦合。当用微波驱动原子在不同的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就可以相干操控原子的运动态了,如图2所示。π脉冲操控的保真度用多脉冲序列来标定,得到的结果跟理论模拟的保真度一致,也与理论模拟的随机标定(Randomized benchmarking)的结果一致。


微信图片_20200617172721.jpg

图1. (a) 囚禁单个87Rb原子的微型光镊的光强(等高线)和偏振梯度(密度图)示意图。基态波函数的特征宽度是50 nm,偏振梯度引起的波函数分裂(以基态波函数示意)。(b) 不同超精细能级在偏振梯度下引起空间波函数分裂的示意图(未按比例)。对于87Rb原子来说,|F,mF⟩ ≡ |2,-2⟩和|1,-1⟩的波函数之间有𝑑 ≈19 nm的相对移动,这使得原子在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可以发生运动态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617172730.jpg

图2. 用多脉冲序列标定的π-脉冲操控的保真度。插图:一阶(运动态跃迁: |0⟩ → |1'⟩)和二阶(|0⟩ → |2'⟩)边带跃迁的拉比振荡。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

本文演示的单个原子运动态的操控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原子或分子的体系,可以用于光阱中的少体问题和从原子到分子的超冷化学问题的研究,也会对中性原子分子的量子信息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原文链接

HTML

PDF


研究快讯集锦

高压冰相图-基于稀有事件刻画与离子动力学特征的新理解

高压超快动力学:压强诱导的声子瓶颈效应

准一维反铁磁绝缘体TlFeSe2的压致金属化与结构相变

高维纠缠的渐近锁定层析

离子控制石墨烯和聚合物基底上的咖啡环效应

纳米力学人工晶格中的相干传输

热拉拔金属玻璃微丝的“年轻化”效应

钛酸锶衬底上铅岛电子相互作用的调控

大面积拓扑外尔半金属WTe2薄膜中的SdH量子振荡

量子纠缠谱的临界标度

分子级电荷门对C60单分子晶体管中的非常规效应

基于自旋极化的可控自组装方法

由11个固体自旋比特组成的量子寄存器的哈密顿量表征

稠密氢的液-液相变及金属化过程的“全量子”精确模拟

AlCuFe准晶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单层T-Graphene的超导及其合成路径

蛋白质折叠时间加快的量子理论

溴化氢压致分解中的新发现—溴的非公度结构

金刚石对顶砧中NV中心实现的高压原位磁测量

FeSe等层状材料的氢化和超导调控

超导FeTe薄膜的二级临界状态的观测

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实验实现

Bi2212高温超导体中发现费米面依赖的超导能隙

利用机器学习提高助熔剂法生长单晶的成功率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NbTe2中的超导电性和费米面各向异性

拓扑超导体(Li,Fe)OHFeSe磁通中心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量子化电导

新型单层二维原子晶体AgTe

新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Cu3Zn(OH)6FCl

稀土硫族化合物:三角格子量子自旋液体材料的大家族

量子绝热算法和量子线路算法一样强大

层状氮化物MNCl (M: Hf, Zr)中电场诱导的稳态超导电性

自旋三重态超导电流产生自旋转移力矩的实验证据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的实验实现


点此浏览所有Express Letters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目前已发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优秀论文79篇,平均发表周期约一周。截至2019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15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CPL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JCR统计数据表明,CPL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中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

   有1篇引用超过1000次,

   有2篇引用超过500次,

   有8篇引用超过200次,

   有26篇引用超过100次,

   有108篇引用超过50次。


微信图片_20200617172736.jpg

阅读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263-1238307.html

上一篇:[转载]研究快讯 | 高压冰相图-基于稀有事件刻画与离子动力学特征的新理解
下一篇:研究快讯 | 面向稳态托卡马克聚变堆改善高极向比压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新途径
收藏 IP: 46.223.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