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Da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Dau

博文

ACS Energy Lett. 编辑 金松:我们应该发表更少的论文么?

已有 161 次阅读 2024-8-15 09:29 |个人分类:不务专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ACS Energy Lett.的编辑 金松教授发表了编委评论文章,就当前科研界卷文章的现象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讨论,将其转发介绍在科学网上,并分享自己的简单思考。

图片.png

或许,说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学术研究人员,都已不堪重负,这还不算什么。总有更多论文要写,更多拨款申请要提交,更多行政报告要归档,更多委员会要服务,更多会议要参加,更多手稿(和拨款)审查要进行。特别是在学术论文方面,同行评议研究出版物的数量每年以约 8-9% 的速度快速增长。1,2 具体而言,作为增长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可再生能源研究的出版物数量以及能源研究期刊的数量也显著增长。我们似乎正处于一个永无止境的跑步机上,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更糟糕的是,我们似乎无力改变进程。很明显,每个人都在越来越努力地工作,试图通过研究努力产生影响,但我们是否取得了更多进步或变得更好还不清楚。这种现象似乎与经典经济学“内卷化”理论非常吻合。3 

因此,我斗胆向学术界提出以下问题:我们都应该少发表论文吗?我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提倡我们所有人都“偷懒”,而是提倡我们更加努力,确保发表更少但质量更高的论文,这些论文具有新的、重要的科学见解,而不是在大量论文中报道常规或增量研究。这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问题——“香肠”论文的问题早已为人所知,我关于“三明治论文”的社论似乎也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4 然而,新兴的生成和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 (AI) 工具(如 ChatGPT)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借助这些人工智能工具,现在可以非常快速地准备看似合理的研究论文(包括原创研究论文和评论)(并且正在制定此类实践的指南)。5,6 令人震惊的是,一些研究手稿肯定已经使用此类人工智能工具进行了审查。7,8 然后,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正在依靠人工智能来总结研究论文,以便我们能够更快地阅读更多论文。9 在所有这一切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地球人与人工智能机器竞争以争取生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是毫无意义的。相反,我们必须专注于做人工智能工具无法做好的事情:创造性、原创性和重要的新研究工作,真正回答一些科学问题并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据我所知,语言人工智能工具在应对此类挑战方面还不是很擅长。

每周都有这么多新的学术研究期刊涌现,这也很令人好奇。作为一名期刊编辑,我仍然无法跟上新期刊公告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也无法理解所有这些公告。当然,我并不否认某些研究领域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确实需要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出版场所来容纳研究论文的爆炸式增长,但从许多新期刊的名称和范围来看,情况显然并非总是如此。尤其是现在,大多数新期刊都只在线,那么建立越来越多的高度专业化和特定主题的小型期刊(其中一些可能每年只发表几十篇论文)与将它们集中归档在一起有什么区别和好处呢?如果学术出版物的增长速度甚至比学术期刊的增长速度还要慢,那么已发表的论文将越来越多地以越来越零散的方式归档在不同的期刊网站上。还未提到大量掠夺性的开放获取期刊和出版商,导致学术欺诈和大量论文被撤回。

随着新期刊的增多,一篇论文可能会在越来越多的期刊之间反复投稿,这意味着更多的编辑和审稿人需要像志愿服务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评估同一项研究工作。这无疑增加了所有学术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但对整个群体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好处。每篇论文最终都会在某个期刊上发表,因此论文提交的次数越少,整个群体的工作量就越少。期刊泛滥的问题也与论文数量增加的问题有关——如果出版物数量(无论它们有多有意义和价值)持续快速增长,出版商就会看到更多内容可供获取,并有动力创建更多期刊。简而言之,如果需求更多,供应就会更多。我们很容易对稿件审查请求说“不”,但我们会抵制在另一本新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诱惑吗,尤其是当我们被邀请这样做的时候?也许整个研究界(我们,执业科学家)需要就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诚实而健康的对话。

既然我们都是理性的科学家,那么我们就需要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摆脱这种没有效率的循环。结论一定是我们都受到我们所处的评估和激励系统的激励。使用一些定量指标来评估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的生产力和影响力总是更简单、更容易——出版物数量、发表研究成果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只要评估过程存在,就不可能完全避免某种形式的“算计”。因此,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改进我们“算计”的方式,为发表更少(希望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影响力更大的)论文提供更多激励。尽管存在缺陷,但 Hirsch 指数 (h 因子)11 已成为表征个体研究人员科学产出的最常用指标之一。在这里我认为,对于特定研究人员来说,H 指数与出版物总数的比率可以揭示更多关于研究论文中真正产生影响的部分(至少在引用量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用这个比率作为原始 h 指数的加权因子,来计算一个“加权 h 指数”(= h2/出版物总数),这个比率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拥有大量出版物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高度影响力与一个人拥有较少出版物但其中大部分具有高度影响力之间的差异,从而激励后一种情况。当然,我们可以对 h/出版物总数的比例进行平方根或其他运算,进一步讨论或改进这个比例应该有多大的权重差异。

我必须承认,作为一名被认为相当“多产”的科学家,我自己也发表了不少论文,很可能是这里问题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假设提交的稿件中有一半发表在给定的期刊上,那么对于每篇发表的稿件,一般至少会进行 4 次同行评审。我不确定我是否为我发表的论文数量贡献了足够的同行评审。我感到“内疚”,我越来越多地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写那篇论文吗?我的论文会带来什么不同?我的论文有助于解决哪些科学(或工程)问题,我的论文可以回答哪些新问题?这些进展有趣、有意义且意义重大吗?当我没有急切想说的东西,而且类似主题的评论已经存在时,我是否需要写一篇评论稿?当然,并非所有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某篇研究论文的意义和潜在影响的问题,都可以先验地得到充分回答,但至少我需要对它们进行一些内部辩论。此外,对于同样的实验结果,我能否以更简洁、更高效、更清晰、更准确的方式总结它们,并发表在更少的论文中,以便未来读者阅读我的论文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更有价值(而不是迫使他们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处理我的论文)?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在实现上述任何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我必须尝试,因为另一种选择并不好。我也不确定我在这篇社论中是否提出了一些有用的观点,但我希望说服您和我一起努力发表更少的论文,因为我确信,否则我们将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最后,回到我作为 ACS Energy Letters 编辑的角色,您可能会问:如果每个人都试图少写论文,我们会看到 ACS Energy Letters 的稿件提交减少吗?我也无法预测未来。这很有可能发生,但我们最终可能会发表数量相似(甚至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并且稿件接受率更高(请注意,大多数期刊不会披露稿件接受率)。我们的期刊影响因子 (JIF) 可能会降低,12 就像许多同行期刊也可能有的那样,但如果这意味着作者撰写的论文更少,编辑和审稿人需要评估的稿件更少,因此我们所有人的工作量都会减轻,这难道不是我们都乐意接受的前景吗?

感谢您阅读本社论并思考这些问题,我欢迎任何辩论和讨论。ACS Energy Letters 期待收到您下一篇激动人心的可再生能源研究成果!

Song Jin, Senior Editor, ACS Energy Letters orcid.org/0000-0001-8693-7010

以上。

作为一则倡议来说,金松教授描述了一个好于现状许多的前景。我作为一个学生读者,读完之后对科研前景颇有信心增加的感受。当回到大的科研实践现实中时,又对这一倡议落地的前景颇有怀疑。这种越来越“卷”似有一种“熵增”的内在规律,很难靠科学团体的“自觉”使“熵减”过程发生。小时候,我母亲经常对着破败的果园篱笆感慨一句话:这篱笆呐,防“君子”不防“小人”。相似的,带来科学团体乱象的成员,大概率是最后才“(表面)认可”倡议,并从行动上变得自觉的成员。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美好前景呢?个人觉得可以借鉴“法治”的理念,依靠人治或者群体的自觉是难以长久有效的,而是要依靠外在规矩约束,最终实现“外在规矩的内化于心”的氛围。应当健全科学共同体的制度性建设,探索真正加强科研自觉的制度教育(我自己曾待过的单位,基本上只是在入学/入职时,宣读一些科研诚信的条例,从此往后几乎只重视你能发表多少高水平论文了)。

再进一步问:如何达成制度建设呢?相信科研共同体自身具有净化能力,期待“英雄”出现,振臂一呼带领科学群体永远走在正确道路上么?我看未必是这样。历史反复证明我们的科学在螺旋上升,不等于我们可以坐等科学永远继续螺旋上升。这样的思路是经典牛顿力学的宿命论,是犯懒、沉默,是不负责任也是自我的放逐。摧毁它的也许只是黑天鹅的一次扇动翅膀。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有识之士应该发表更多的认真思考,在交流中达成更多的共识,逐步实现共识制度化,用这样源源不断注入的外力,减缓乃至逆转科学团体的“熵增”过程

让科学团体中的每个人,当然包括我们自己,都可以更轻松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5013-1446588.html

上一篇:拖延症浅思
收藏 IP: 122.224.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6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