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马玥浩 王瑞雪 小柯
11月生命领域顶刊看点:
科学吃瓜: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研究组连发2篇《自然—遗传学》,揭示西瓜、甜瓜好吃的秘密。
企业上榜:深圳华大基因的两位研究人员,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细胞》及其子刊《细胞—干细胞》发文。
新科院士:11月12日,清华大学董晨组在《免疫》发文,复旦大学马兰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发文。10天后,两人新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11月,共有16个中国机构的25位学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在7本顶级期刊发表了14篇生命科学领域论文。
(本文统计的期刊影响因子均大于20,文章类型为Reviews、Articles、Letters、Reports等研究型论文。名录见文末。)
机构方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陈立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组,在《自然》发文,分别揭示了生物扩张栖息地的策略、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郭伟翔,与国家蛋白中心杨晓、华大基因杨焕明等合作,发现脑内皮细胞维持乳酸稳态,并控制成年海马神经发生。
此外,华大基因Gane Ka-Shu Wong与德国科隆大学Michael Melkonian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陆地双星绿藻基因组为陆地植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高校方面,复旦大学发文2篇。马兰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发文,破译了可卡因记忆中印迹细胞的功能。
复旦大学华国强、章真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病人来源的类器官体预测直肠癌化疗反应,相关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上。
其他上榜机构如下:
从期刊来看,在生物领域,中国学者11月在《自然》《细胞》发文3篇,“CNS”中未有《科学》论文“入账”。
子刊方面,中国学者在《自然—遗传学》发文3篇,《细胞—干细胞》发文2篇,分别占到了期刊发文总数的23%、40%。
中国科学家11月在生命领域顶级期刊发文一览
《自然》
中科院学者提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新模式
Cretaceous fossil reveals a new pattern in mammalian middle ear evolution
2019年11月2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等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
通过分析白垩纪化石,他们揭示了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新模式。
颜宁团队解析人源Cav3.1冷冻电镜结构
Cryo-EM structures of apo and antagonist-bound human Ca v 3.1
清华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颜宁团队解析了apo和拮抗剂结合的人源Cav3.1冷冻电镜结构。
相关论文于2019年11月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山大王伟等通过蛋白质组学揭示巨猿进化时期
Enamel proteome shows that Gigantopithecus was an early diverging pongine
山东大学王伟教授,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Enrico Cappellini、Frido Welker、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进化生物学研究所Tomas Marques-Bonet等研究人员合作,通过牙釉质蛋白组学研究发现巨猿是一种早期分化的类群。
该研究成果11月13在线发表在《自然》上。
《细胞》
双星绿藻基因组揭示陆地植物进化机制
Genomes of Subaerial Zygnematophyceae Provide Insights into Land Plant Evolution
近日,德国科隆大学Michael Melkonian与深圳华大基因Gane Ka-Shu Wong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陆地双星绿藻基因组为陆地植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2019年11月14日出版的《细胞》发表了这项成果。
中国科学家揭示小儿肠炎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Mucosal Profiling of Pediatric-Onset Colitis and IBD Reveals Common Pathogenics and Therapeutic Pathways
广州医科大学张玉霞、杨敏、龚四堂等与北京大学白凡等研究人员合作,通过综合评估儿童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揭示了其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关论文于2019年11月14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研究揭示飞行羽毛形成的原理
The Making of a Flight Feather: Bio-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and Adaptation
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Cheng-Ming Chuong、中国台湾医科大学Wen-Tau Jua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飞行羽毛形成所需的生物结构学原理和适应性。
2019年11月2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这一成果。
《自然-遗传学》
中外合作揭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结构
Comparative genetic architectures of schizophrenia in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populations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现仓,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新加坡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等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东亚和欧洲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结构比较。
2019年11月18日,《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西瓜基因组图谱揭示果实品质性状进化机制
Resequencing of 414 cultivated and wild watermelon accessions identifies selection for fruit quality traits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勇团队、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刘文革团队、美国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研究所费章君团队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等合作完成了新的西瓜基因组图谱绘制。
2019年11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甜瓜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其驯化历史
A comprehensive genome variation map of melon identifies multiple domestication events and loci influencing agronomic traits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徐永阳团队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食品科学院JordiGarcia-Mas团队等合作绘制了甜瓜的综合性基因组变异图谱,并鉴定了多个影响其农艺性状的驯化事件和基因座。
研究论文11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细胞—干细胞》
中国学者发现乳酸水平影响海马神经发生
Brain Endothelial Cells Maintain Lactate Homeostasis and Control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杨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郭伟翔,以及深圳华大基因杨焕明合作发现脑内皮细胞维持乳酸稳态,并控制成年海马神经发生。
2019年11月21日,《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复旦科学家利用病人来源的类器官体预测直肠癌化疗反应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Predict Chemoradiation Responses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病人来源的类器官体(PDO)能够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放化疗反应,这一成果由复旦大学华国强、章真等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相关论文2019年11月2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
《免疫》
转录因子Tox2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发育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ox2 Drives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Development via Regulating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2019年11月1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董晨研究组在《免疫》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转录因子Tox2通过调节染色质可及性来驱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发育。
《自然神经科学》
复旦马兰组破译可卡因记忆中印迹细胞的功能
A ventral CA1 to nucleus accumbens core engram circuit mediates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for cocaine
2019年11月12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个核心印迹回路介导可卡因条件性位置偏好。
《细胞-代谢》
肠道菌群影响运动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Gut Microbiome Fermentation Determines the Efficacy of Exercise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香港大学徐爱民(Aimin Xu)、Gianni Panagiotou、Michael Andrew Tse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发酵决定运动对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相关论文于2019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上。
=====
如需微信转载,请关注“小柯生命”公号并留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