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最前(格式最前)以及写在最后的一句话(写完全稿得出的观点):愿悲剧不再发生,腐败的人不要害人。
最近,科研圈的“糟粕”和“奇事”暴露无遗,底裤啊底裤,啊,啊,不见了,大白腚,哈哈(对中国科研圈自嘲,无奈,恨)。前有“大连理工研究生实验室自杀身亡”(也是学化学化工的同行)。今有“成都大学党委书记以死明志”。如果说研究生是弱势群体,这倒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那么问题来了,在行政为上的高校,党委书记居然被校长“逼宫”,落得投河明志的地步,这是底裤之间的战争吗(不过我隐约觉得党委书记是个好人)。由此可以得出妇孺皆知的结论了,那就是科研圈的乱,是下上-上下-下上-上下皆有(一团乱麻),横贯大陆(特指内地)。既然这么乱,咱们底层科研劳工也解决不了,提了意见也没人听,听了也不会改,改又改不好,哈哈(突然想到莫文蔚的那首歌)。那么对于普通科研工作者(主要包括学生,因为老师都是累死的。。。)而言,该如何从科研生活中剥离出思想,获得一丝清净呢?作为一名在国内某研究所工作的科研搬运工,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以供各位师弟师妹和同仁参考:
对师弟师妹说:不是每位老师都配得上“为人师表”这四个字。
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属于放养模式(我一个博士朋友C被放过四年羊,最后两篇Q2文章顺利毕业)。那么你多和师兄师姐(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青年研究人员交流,以此获取更多的学术灵感。多请教比你强的人,前期人家也是愿意回答你;不过后期请教人家的时候,最好带着“好处”过去,这种好处你可以理解成可见的小礼品啊,以及不可见的“情感沟通”啊,“文章共一作(通讯)”啊这些。
如果遇到能力不行,还瞎指挥的导师,属于被折磨的羔羊(我一个博士朋友Q折磨三年,最后三篇Q3顺利毕业)。那么你就左耳进右耳出,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灵活”推进吧。可参考第一条建议。
如果遇到负责人和能力不强的导师(Q朋友的硕士导师),那么还是以自己为主,让导师在仪器分析这些方面多帮你,毕竟老师还是有人脉的,可以为你所用。
如果遇到不负责和能力强的导师(W朋友的硕士导师,去了三年美帝,朋友独守闺房三年),那你就多主动联系导师,多提问题,邮件整理好问题,统一发问。
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希望大家遇到负责任且push你的导师,爱的越深,push的越deep(博士D的现在实验组,出文章那是真快,一个人一年4篇Q1区,羡慕),这样的导师真的是宝贝,且行且珍惜。现在你恨他,毕业之后你绝对会感恩他。
以上是你对自己导师的态度,关于科研方面的知识,那就只能大家去在网上学习了,这个走不了捷径,一步一个脚印,要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重要的是,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学不下去了,一定一定一定(三个表示强调)要请教可以指导你的师兄或者青年老师,这样效率真的很高。如果没有人可以请教,那就找一篇很接近的专业中文文章一篇和专业SCI文章各一篇,好好对着模仿之,超越之。
最后该说的就是生活了,科研人的生活看上去很枯燥,那就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前提是工作日(周一-周五)务必好好“当一天和尚,好好撞一天钟”,效率较高地完成你的事情,也不用具体定任务,自己一直在高效率地做事情就行。重点我要讲的是休息时间怎么过。饶毅老先生说过他晚上和周末不会做和科研相关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做到这个地步,怕是显得奢侈。那么就按照下面这些简单的方式来安排你晚上和周末的自由时间。工作日晚上的时候,如果状态好的时候,想继续看看文献写写论文什么的,当然是应该鼓励的,毕竟状态好的时候,one hours equal one day。状态不好的时候,该怎么浪,就去怎么浪吧,享受肉体和灵魂的双从放松和升华,主要是给自己泄压。比如对我而言,一部经典电影,实在不行来几把DOTA,就能使我升华。大家各种找对自己的浪法,哈哈(大家的方式五花八门,多交流放松方式哈。不建议一直家里蹲,务必适当出去问一下叶绿素的味道,吸收以下PM2.5-PM100)。
周末时间,不排除有小伙伴主动或者被动地从事科研工作哈,不过我个人不建议节假日进行实验哈,除非特殊,比如修回论文啊,要写项目啊这些。节假日来说,有小伙伴的就找小伙伴一起浪。没有小伙伴的,就积极地寻找小伙伴浪,如果能接收自己浪,那就自己疯快地浪,如那狂放不羁的野马。毕竟如果自己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就属于别人。最后,牢记,多和家人朋友以及网友微信视频,他们都会是你坚实的臀大肌。总结一句话就是“该浪的时候就浪,该好好看文献的时候就乖乖看文献哈”,做到“静如处子,动若狡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