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奇葩说》印象1

已有 1875 次阅读 2019-11-19 21:32 |个人分类:察人察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想到《奇葩说》都开播6年了。而我自己以前几乎不怎么看,或者偶尔看一些片段。

《奇葩说》的最早印象来自傅首尔。我无意中看到傅的一个视频,她说你满怀希望地在超市去买了一堆东西,凑单。结账后,老板说广告上满额送的那个酸奶没有了,送完了。然后心里那个凉啊、那个愤恨啊,。。。这个视频里大家都在笑,我不知道别人的笑是什么感受,但是我感觉换做是我,也会有跟她一样的愤恨。那以后,偶尔也看一看。但是一直没有认真第看过一集完整的节目。

现在想来,以前学生间有人互相说对方是“奇葩”,想来不全是恶意,因为那时候这个节目已经开播了。

昨天我找出第一季从头看。几件事情特别印象深刻。

一个是颜如晶的出场。她几乎不会说话,像一个孤独的小孩。但是当她确认自己可以开始辩论,她就像有一个开关给拧了一下,一下子滔滔不绝起来。搞得主持人和嘉宾高晓松、蔡康永很惊讶。旁边的服务人员提醒说,她可能有一点自闭症。辩论训练师黄执中说,他自己以前有类似的情况。他说,如果很随意地交流,他(们)会感觉没有规则,无所适从。但是一旦按照规则进行,他就信心满满,一往无前。哦,真是奇怪的人!

但是,再想一下,其实也不奇怪。今天很多多年在学校中度过的人,在学校里的学习通常很顺利、很适应,离开校园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世,则常常感觉疲于应对,还要面对各种冠以“迂腐”和“书呆子”的嘲讽。我们未必被医生确诊为自闭症,但是我们却面临自闭症患者同样的困境。因为我们找不到规则,或者有太多看不见的无法适应的潜规则。

另一件事情是辩论胜负的决定方式。给一个话题和正反两个方面的立场,现场观众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定一个立场进行投票,假设(:)=(A:B);然后通过两队辩论,末尾观众再一次投票(:)=(C:D)。如果C>A,则正方辩论队胜出;如果D>B,则反方胜出。也就是说,辩论胜出的标准是:如果通过你的阐述和驳斥,观众听众的立场改变了,那么你就赢了!

我没有参加过辩论,也很少观看辩论。有几次的经验都是观众席上的专家根据辩论者的口才进行打分来决定。我觉得奇葩说的这种方式,倒是很新颖,也很正确!因为,辩论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对方和听众改变立场。

对于蔡康永和高晓松的印象。

以前室友看“康熙来了”,偶尔瞄上几眼,感觉蔡康永的节目吵死了,尽聊花边新闻。但是奇葩说上蔡康永的发言,居然很有深度的;或许是我以前见得少,这次看节目发现,蔡康永的思考角度还是很特别,值得思考。并不是我过去印象中的吵闹、轻浮。

高晓松的发言,我很喜欢。尤其是在第一季海选的时候,有一个清华的高材生从本科读到博士,换了三个专业,跟高说不知道找个什么工作好。被高晓松一顿当头棒喝:没有理想和追求,只有眼前的苟且,那你跟读技校有什么区别?虽然苦逼中国学生毕业的时候有很多现实问题要面对,但是高晓松所倡导的树立远大理想、思考如何改变世界,还是有那么一丢丢需要的。

 高晓松.jpe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206794.html

上一篇:立场影响记述的一个经典案例
下一篇:到底谁杀死了高以翔?
收藏 IP: 210.26.55.*| 热度|

2 尤明庆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